大家都明白在互联网上做产品,营销推广是一方面,影响力叠加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相比于简单纯粹的销售产品,如果能将个人魅力附加于产品之上,引发一定的粉丝经济,那么对于产品销售本身也是一个极大地促进。当然要说到粉丝经济,我个人以为时下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罗永浩与陈鸥。一个是情怀营销,一个是明星CEO,两者虽然处于不同的领域,但是其自身影响力的塑造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品牌的价值力量,尤其是前者老罗,锤子的超高关注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自身魅力,否则在中国手机行业你不做点噱头是很难引起关注的。
可以说以上两者在某个特定的时间点将个人魅力很好的结合到了品牌当中,让消费者首先通过个人魅力获取对产品的关注,继而完成对产品的购买。这种粉丝经济也一度让互联网大佬趋之若鹜,以为找到了一种全新的营销推广模式。但是后来的一系列事件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开始考虑,所谓的个人魅力、粉丝经济能给产品自身带来什么正能量?
因为产能、数据造假、质量问题,老罗的锤子逐步面临质疑,而与王自如的对话则直接成为老罗情怀营销破产的导火索,至于陈鸥,作为一个明星CEO,一时间的风光无限让其站在舆论的风头浪尖上,而后续的C公子时间则直接让陈鸥蒙受巨大阴影,不仅淡出所谓的营销江湖,也让诸多粉丝开始怀疑聚美的正品保证是否有水分,两人从天到地的蜕变,表面上是公关营销出现问题,实际上分析起来,你会发现个人品牌对于产品自身的绑定太过于紧密才是罪魁祸首,粉丝经济其实并不容易搞。
成也个人,败也个人。个人形象之于产品的附加值有些时候是利弊两方。老罗制作的锤子之所以在短期内就能获得较高关注力,这与老罗自身的影响力不无关系,作为新东方走出的讲师,老罗语录可以说影响了一代人,这一代人对于老罗的崇拜要远大于产品本身,因此早期热闹的销售情况完完全全是被追捧出来的,但是这种销售模式存在很大隐患。因为别人终究是你的粉丝,你做什么大家就会赏脸,但是这一切都建立在对你的信任上,你说产品没问题,你说质量没问题,但是当问题真正出现,并且成批出现的时候,个人品牌形象的倒塌会直接影响到产品形象。因为大家认识你的产品完全是从你个人开始,你个人的好坏在某种程度上就代表了产品的好坏。老罗的失误就在于此,因为过分相信自己,过分渲染自我影响力结果导致产品无法在出现波动的时候自我调整。
互联网做产品仍旧是实力至上。其实说道老罗情怀营销的失策很多人都归咎于与王自如的那场论战,不过在我看来,这只不过是一个导火索。大众对于锤子的失望才是锤子无法继续前行的一个根本原因。互联网做产品靠的依旧是实力,老罗把自己的产品说的这么出色,难免会让消费者产生一种巨大的期待,与小米只为手机发烧友而生,锤子的宣传词显然更加具有期望值,巧夺天工、仅次于苹果的交互设计、定价中高端等等一系列词汇让我们对于这款国产机充满了好奇,可是产品出来之后是怎样呢?产品不足也就罢了,独有的手机交互也没能达到消费者的预期,大家看到更多的是平庸追随主流的设计,一些细节上的确出彩但是联系到实用点却不尽如人意等等。与老罗类似的是陈鸥,作为一个明星CEO,陈鸥的个人形象完美的贴合了美妆行业的特点,年轻、有活力、真实这与聚美倡导的理念完全一致,而早期的聚美也的确将质量作为自己的首要目标。但是随着美妆行业竞争的加剧以及产品之间领域的扩充,聚美显然无法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到质量上,一味的追求大反而忽略了产品自身的保障。可以说后续的质量门事件才是陈鸥真正得以复出的关键原因,因为个人影响再大也不过是引导性的因素,但是产品质量决定了企业能走多远,现在的聚美显然将盘子做得足够大,剩下的显然就是质量的发展之路。
粉丝经济要合理利用,错误渲染只会害了自己。在某种程度上陈鸥与老罗都过分的相信自己的影响力和引导力,简单的以为互联网产品其实就是个人品牌的塑造过程,这种自大的思维显然会让产品走进一种死循环。昨晚看到了松松的一条状态,内容是“每个网络红人都要出本书,开个淘宝店,卖次手机,才会知道,自己其实没什么粉丝”,虽然只是调侃的话,但是我们却能感觉到现如今大家运营的一种心态,功利以及盲目,很多时候我们忽略产品自身价值的输出,反而更加注重所谓的营销能力,会忽悠用户反倒成了当今大家津津乐道的技能。其实个人价值在很多时候只是产品导向的一个因素,它的确可以降低我们的营销成本,但是它不能作为我们产品长远运营的关键。试想一个人的价值要远大于产品本身,这种空谈误国的思维已经被太多人证实为废柴。互联网做产品仍旧是实力致胜,营销为辅的时代,个人价值或许会让你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赢得独立地位,但真正长远坚持下去的仍然是实力。粉丝是我们的基础,但不是我们深度挖掘的无底洞,通过粉丝拓展更多的销售关系,我想才是一个聪明运营者真正需要关心的东西。文章链接:最好的净水器www.swlwater.com,转载请注明来源,谢谢。
A5创业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