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要参加线下互联网聚会活动?

来源:A5专栏 时间:2015-10-12

当前,以微信群为载体的各种社群风起云涌,像国内比较知名的:逻辑思维,大熊会,颠覆式研习社等等,这些社群都是由一些知名的企业家或公众人物发起的,利用互联网搭建平台,把一些志同道合的一些人链接了起来。

我是一名互联网从业人员,昨天晚上就参加了深圳颠覆式研习社复盘之战的线下活动,晚上7点在南山中科院进行,当时去的时候外面下着小雨,天气有点冷。但大家参加聚会的热情依然不减。我就在想一个问题:这些人(包括我)来参加活动的目的是什么呢?

我认为有以下几种可能性:

一是想来听干货的,我们知道在互联网上的信息是海量的,如果想完全通过自己学习摸索的话,还是比较慢的。有时候企业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难以解决,出来听听讲座,看能否吸引一些好的思想,或者是好的创意,以更好的帮助自己的企业发展,突破瓶颈。

二是冲着某个演讲嘉宾去的,这种情况是你已经对演讲嘉宾有点了解的,但是还是在线下看到他,听他分享一下,期望听到一些不同的观点或想法。比如说,我昨晚想听@Frank 的分享,最后由于时间的问题,没有听到。

三是为了社交而来,想想来参加这类聚会的都是什么样的人呢?肯定都是跟互联网相关的,或者是有兴趣的人,而且还有同行,我们参加聚会的目的是想认识志同道合的朋友,扩展自己的人脉圈,走到线下来见面交流,更容易信任,更方便沟通。说白了,就是交朋友。

四是为了扩展自己的业务,还有找到合作的可能性,或者做一些资源的整合。

五是有部分人想接触一些新的观点,就是出于好奇心想来看看是什么样的活动,这类人应该非常的少。

我觉得参加这类聚会的人有企业CEO,还有相关运营营销的负责人,也有对互联网感兴趣的爱好者,每个人参加这类聚会的目的也是不同的。无论你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而来,其实都是双赢的。

谈谈昨天我个人的思考

昨天的分享大概谈到了有几个方面:玩转众筹、从流量思维到场景思维、十倍创新思维、互联网的底层逻辑,手艺人的春天这几个主题展开。我也参加过不少互联网相关的线下活动,我觉得其实有些知识它是相通的。现在的概念是越来越多,像什么互联网思维、产品思维,用户思维,简约思维,极致思维,流量思维,场景思维等等,都可以装一箩筐。

我认为我们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不应该去执着于概念的本身,不要刻意的区分。我们应该知道自己真正需求是什么,需要什么,掌握其中的核心要点就好,不要被这些概念词本身给忽悠了。比如,当下的互联网思维一词,可能每个人的理解不一样,仁者见仁吧。

在这几位嘉宾的演讲中,有几个点还是对我有帮助的。比如张帅斌讲的场景思维,她在现场分享一个短视频,称为韩剧模式。场景思维这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词,重点在于场景二个字上,她分享的了一个场景3要素:一个是人的因素,二是时间,三是文化。

我们在互联网上用社交软件跟别人交流,其背后都是人,在设计场景的时候,应当以用户为中心,人是连接这个时代的最大商场。

第二个考虑的因素是时间,就好比在线下约会一样,在正确的时间约朋友见面,别人才可能会理你吧,这点是我个人的理解。

第三个方面可以从文化着手,我们知道文化是传承下来的,它植根于人们的内心当中,如果说你能结合文化设计一下场景,那是非常棒的。比方说,你是做美食的,那就可以从这个食物的历史文化去着手,慢慢挖掘资料,又或者能跟某个著名历史人物联系起来,也可以跟当代某个名人连接起来,顺带推一下就可以了。

杨忠秋分享了一个十倍创新的思维,意思说无论你做什么,不管是产品,还是做服务的,你只需要在一个点上比别人好十倍就很厉害了,我觉得道理大家可能都懂,这就是一种简约的极致思维模式。很多时候,你不可能什么都比别人做的好,对吧!那怎么办呢?对策就是在某一个点上比别人做的好,超过他,这样你才会有更大发展的可能性嘛。

还有余静的分享,她的故事很励志,从厂妹华丽转身为CEO,她分享了一个她自身经历的小故事,有给我启发。

她分享了她做众筹的一个经历,当时朋友圈只有178人,要众筹9000元去听吴晓波老师4月份互联网的转型大课,当时她心里也没底,不知道能不能完成这个任务,怀着试试看的心态就在朋友圈发了一个文案,同时在自己的微信群里也宣传了。但是,后来那个微信群里面很快就闹腾了起来,里面有个人质疑她的动机和能力,问她为什么不自己掏钱去听课,为什么要让大家凑钱给你一个人去听课,而独享果实呢?

在那个微信群里,也有余静的朋友在里面,看到这种情况之后,马上就帮余静说话了,进行一定的沟通和解释。余静本人并没有做出任何的回应,有4天的时间那个网友一直在群里说她,批评审判她。当时余静的朋友就跟余静说,把这人踢出去吧!

余静坚持说,不要踢这人,我就想看看她能说到什么时候去。到第五天的时候,那个批评说她网友就自动退出那个微信群了。不过就在那几天遭到批评怀疑的时间里,她那个微信群的活跃度反而比平常高出了许多,平常大家都在潜水,但这几天看到那个网友都在那么说余静,反而群友都帮余静做沟通工作,就这样热闹了不少。

通过这个事例,我明白了逆向思维的重要性。假如说,换个人的话,会是什么情况呢?我想按照常人大多数的想法一定是这个人让大家非常的讨厌,厌烦,赶紧踢出去吧,免得破坏了大家之间的和谐关系,这种人是不会受到欢迎的!

但是余静并没有这么去做,而是耐心忍耐,看看这个网友能说到什么时候去,到最后不知趣,自动离开了。所以说,有时候我们对于某些事物或人的判断不要太过早或者武断,可以尝试用逆向思维去思考一下,可能会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呢!

还有王大锤分享的互联网的底层逻辑那个内容,也是非常有趣的,他分享了人类进化论,还有男性思维和女性思维,并举例说明了一下,非常有意思搞笑,把现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在现场大锤还遭到了粉丝的热心调戏,哈哈!

聊聊对于线下互联网活动的看法

对于线下互联网相关的活动,我觉得应该是有选择性的参加,要明白我为什么要去参加这次聚会,我的目的是什么,我想从这次活动中获得什么。像这样一思考的话,就比较清楚了。

总结为一句话,就是要带着目的参加,带着问题去学习,这样才是有效的。

其实互联网圈子有时候你会觉得很小很小,如果你是经常参加的话,那么肯定会常遇到一些认识的朋友,或者有见过1到2次那种。比如,我昨天就见到了突围俱乐部的小伙伴张张或罗军,我也不知道他们会去,但就是有共同的兴趣所以就遇上了,我之前参加过突围的活动认识的。

参加这类活动该怎么学习?

我前面也说过,我参加不少的互联网线下活动,我发现有个特点就是每次演讲嘉宾结束之后,总会有很多人在会议结束之后,问主办方或者是嘉宾个人要那个PPT,我知道他们都是出于学习的目的,可能有的东西在现场没有听清楚或没听懂,想把PPT要过来,从新复习一下,加深印象。

但是我认为这种方法并不是特别好,因为如果是你事后再去复习的话,有的东西只能靠自己去吾了,也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在上面。

我倒是建议去把握当下,也就是说你在听嘉宾演讲的时候,做笔记,用手写是最好的了,当然你也可以用手机上的软件工具做记录。为什么要这么去做呢?我说说我的理由:记得以前读书的时候,特别是像历史课,政治课之类的,有很多条文或知识点是需要记忆的。有的同学选择了死记硬背的模式,也有一部分同学选择了边读边理解的模式,然后边查资料帮助自己更好的理解,这样方便更好的理解性记忆。

我想说的就是采用第二种模式,理解式记忆法,即当下发生的,当下去理解记忆,不懂的马上查资料帮助自己去理解。我们听课也是一样的,通常我们第一次听到讲师在讲的时候,一定要跟着他的节奏来,跟着讲师去理解其中的意思,不懂的话,可以当场提问。或者等会议休息时间,然后跟嘉宾单独探讨一下,直至把问题搞懂。

这就是理解式记忆法了,我个人所推荐的方式,我一般很少会事后跟主办方或嘉宾要PPT资料,我的做法就是当时在现场在笔记本上记一下主要的要点内容,然后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去学习推敲,还可以做哪些扩展,我会想想这个知识点带我哪些帮助和思考。

最后,我再总结一下,无论你是参加什么样的线下活动聚会,如果你是抱着学习的心态去的话,那么最好是带上你的疑问问题去吧。或者你的目的是认识其中某个人,也要提前准备好聊的话题内容。

我相信,机会一定是给有准备的人。

(来源于曹明金博客,,更多精彩文章来微信订阅号上来看看:cmingjin)

相关文章

A5创业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