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信之“死” 死于太过超前、死于傲慢自负

来源:用户投稿 时间:2016-05-20

对于不少80后来说,飞信是他们第一款使用的移动通讯软件。这几天关于飞信死没死的问题又引起了行业热议。在中国移动发声之后,我们才知道飞信没死,但是在笔者看来,在微信诞之日起其实飞信就已经死了。

笔者是一个80后,至今仍觉得飞信才是移动通讯软件的第一名(微信是社交软件),并不是先入为主的印象给了笔者好感,而是因为飞信确实像神一样曾经存在过。

时间退回到2007年,那时称霸市场的是短信,但短信有几个弱点:1、资费太贵。2、对方收到消息后,可以假装没收到。3、群发复杂。4、没有群组功能。

飞信出来之后,通过学生用户迅速扩大了用户群体,最终停留在4亿这个级别,而学生最典型的使用场景就是班长会通过飞信发布一些班级消息,其中飞信在信息送达成功并被查看后,会标注已送达及已查看。这样避免了不少人说没看到。这也是当时最为创新的举动之一。

飞信在打通短信的同时也开创了免费通讯软件这个先河,要知道想做免费软件如果公司没有一定的体量在当时是绝对做不起来的。飞信的免费可以说与360在杀毒行业的免费,共同掀起了中国互联网市场中第一个免费的浪潮。

当然飞信也有缺点,但仔细想想这些缺点并不是飞信本身的问题,更多是时代的通病。比如飞信的信号不好,经常会出现消息发不出去或者发丢了。这就好像路还没修好,结果来了辆法拉利,你说它跑不快是事实,但这更多有一些无奈。

飞信还有一个特点让笔者又爱又恨。作为中国移动的产品,飞信间接的打通了联通,经历过的人都知道,飞信给联通号发消息是要交1毛钱的,但是作为拥有群组功能的产品来说,飞信还是提升了便利性。让移动、联通这两个死对头,打开了一条合作的缝隙。

今天回头再看,飞信被微信干死,是命主注定的,为什么这么说。

1、微信革了电信产品的命,打死的不仅仅是飞信还有短信,它让用户从付费变成免费,这也是飞信作为移动产品所不能或不该的能力和责任。

2、随着通讯的发达,微信踏上了移动网络的浪潮,而飞信在手握四亿用户的情况下却裹足不前,产品体验越来越差。用户的声音无人理会。

3、没有互联网基因,任何产品想要成功活到现在这点是必须的。飞信虽然迈出了第一步,但在尝到甜头后,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没有走的更远,这更多是思维上的落后。

4、为什么笔者说飞信是通讯软件、微信是社交软件,因为在朋友圈推出之前,虽然微信、米聊、手机QQ等已经对飞信形成了围剿,但是飞信仍能存活。但是朋友圈这种具有社交属性的产品推出后,迅速干掉了飞信,连同雷军的米聊也没能幸免。但有一定我们能肯定,飞信不会黏用户,但是微信已经让我们沉沦。

飞信死的可惜也可恨,但具体死在哪了:

1、推出的太早,太超前了,现在想想我们在07、08年的时候都没有做好移动社交的准备,无论是市场还是用户。都还处在移动互联网的萌芽阶段。

2、手握4亿用户的飞信挣钱太容易,人总是不思进取的,飞信的诸多功能被吐槽,也没人管,等反应过来才发现,微信已经成为了社会的主流。

飞信还有很多让我们记忆犹新的功能,笔者只能记得这些,总之,飞信死不死,已经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无关了。但是飞信在中国移动通讯的历史中,确实占有里程碑一样的地位。

项目推荐

A5创业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