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t技术的诞生
Git是一个分布式的版本控制系统,最初由Linus Torvalds编写,用作Linux内核代码的管理。Linus在开发Linux系统时,开发BitKeeper的商业公司同Linux内核开源社区的合作关系结束,他们收回了Linux内核社区免费使用BitKeeper的权力。迫使Linus开始制作一个新的代码管理系统,他对新的系统制订了若干目标:
• 速度
• 简单的设计
• 对非线性开发模式的强力支持(允许成千上万个并行开发的分支)
• 完全分布式
• 有能力高效管理类似Linux内核一样的超大规模项目(速度和数据量)
在推出后,Git也在其它开源项目中取得了很大成功,尤其是在Ruby社区中。目前,包括TensorFlow、AngularJS和Bitcoin在内的很多知名项目都使用了Git。
和集中式版本控制系统相比,Git这种分布式版本控制系统的安全性要高很多,只要操作得当,每个人电脑里都可以有完整的版本库,即使某一个人的电脑坏了或文件丢失,也可以从其他人那里拷贝。而集中式版本控制系统的中央服务器要是出了问题,其代码也随之丢失了。
那Git究竟是如何实现这些的呢?总体来说,Git有几个优点:
• 直接记录快照,而非差异比较
• 近乎所有操作都是本地执行
• Git保证完整性
• Git一般只添加数据
我们都知道,在开发过程中,为了跟踪代码,文档,项目等信息中的变化,版本控制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但跟踪变化远远不能满足现代软件开发行业的协同需求,而Git技术的出现,使得基于Git的Workflow满足了合作编程的需求,让开发从此变得更加高效和有趣。相比集中式版本控制系统如SVN,分布式版本控制系统Git拥有更强大的分支管理与合并能力,支持离线开发,并良好地保留了提交过程,让开发团队在开发过程中如虎添翼。
Git技术在国内的发展历程
Git的诞生,让开源项目有了新的聚集地——GitHub,这个成立于2008年的公司,因其独特的开源生态模式在2012年后呈现用户爆发式增长,2015年用户数量已经远超1000万,其中来自中国的开发者用户有将近100万。但由于GitHub是国外平台,受种种因素影响,在中国使用GitHub会面临语言、传输速度、使用习惯等诸多本地化问题。
与此同时,Git在国内也越来越受到开发者的欢迎,国内开发者的在线协作意识也得到很大的提高。2011年,国内首个Git代码托管平台GitCafe的成立,这是Git公有云平台本土化进程的开端,随后国内陆续涌现了不少提供Git代码托管的SaaS服务厂商,目前国内一流的云端软件开发服务平台——CODING便是在此浪潮中发展壮大的。
和GitCafe一样,CODING在中国开发者市场中也得到了大量的使用和广泛的关注,但与GitCafe等其他代码托管服务商不同的是,除了单纯的Git代码托管功能,CODING还提供一系列在线开发工具,如垂直软件开发的协作管理工具、WebIDE等等。
2015年10月底,CODING在京宣布收购GitCafe,原GitCafe品牌将成为CODING旗下企业私有云服务品牌。CEO张海龙表示,GitHub的开源生态很难复制,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技术创新改进目前的软件开发和交付流程,让开发更简单。
事实上,CODING在平台整体服务质量以及体验性上确实投入了极大的资源和努力,如和国内某知名CDN加速供应商达成合作,使得在国内原本就优于GitHub的访问效率又有了极大的提升,成为国内首家使用CDN加速的Git服务提供厂商。同时,通过最新型的APPA加速解决方案,CODING在传输效率、网络服务稳定性以及兼容性等方面为用户带来了更顺畅更便捷的服务,在功能性上还增加了利于代码权限管理的保护分支功能等,也能更好的保障开发者托管的代码安全性。
因Coding提供的基于Git的云端软件开发协作服务功能强大,服务稳定且价格合理,CODING吸引了包括LinkedIn,世界工厂等大型公司在内的大批IT公司使用。
“CODING不仅要做最适合中国开发者使用的Git工具,也要做更适合中国开发者的一站式开发服务平台。”CODING CEO张海龙如是说道。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云计算浪潮下,CODING和国内SaaS服务商一定会持续创新,不断进步,最终实现“Coding AnytimeAnywhere”的愿景。
A5创业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