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保护套和手机壳是众多用户购买手机后,第一时间选择的配件,有的手机壳不仅好看,还能帮助手机抵挡划痕和不受外界损坏。尤其是全面屏手机普及后,手机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让消费者不安的是,手机壳居然有毒。
4月12日,深圳市消委会发布了《2018年手机保护套比较试验》,报告中指出检出了多项有毒有害物质超标。其中苹果MR672FE/A多环芳烃含量超标,小米695417688374塑化剂含量超标。而在这份检测报告中,超标最严重的是跃宁I7P手机壳,其中铝、塑化剂、短链氯化石蜡多项物质超标,其中铅含量超标1550倍。
工信部《2017年通信业统计公报》显示,我国手机用户已达14.2亿户,其中75%使用手机壳,也就是说该市场接近有11亿用户,该事件发酵以后,消费者最终的关注焦点还是产品的安全性问题。
目前,市场上销量的手机壳款式众多,质量也是参差不齐,哪款手机壳是安全的,消费者很难分辨。
如何杜绝有毒手机壳
手机壳并没有可靠的行业标准,但是在这次深圳检测的28款手机壳中,用严苛的标准,也有23款没有问题。这说明作为塑料制品,手机壳要做的安全并不麻烦。
消费者要选择相对安全的产品,目前可以考虑正规厂家的产品,譬如品胜在这次检测中就没有问题。正规厂家用的塑料品质好一点,来源清楚一点,污染物就少一点。
另外,手机壳这个东西,能保护手机,实用就好。颜色越鲜艳闪亮的越需要着色,重金属镉超标的概率就大。越是加各种亮片的,就有可能有铅,越软的,加的塑化剂可能就越多。
买简单一点的,健康比好看重要。
时刻用户至上,摆正赚钱逻辑切莫因小失大
从企业来看,正所谓安全问题无小事,如果连手机安全和质量问题都无法保障,那么对于品牌来说很容易丧失公信力。这次,小米强大的公关运作能力再次发威,将大众目光引向苹果而将自身问题直接排除。非但没从自身角度检查问题,反而质疑神消协的测试是否符合标准,这样无疑站到了用户的对立面。品牌越大就越应该从用户角度出发,为用户着想,保障用户的安全和健康。
出台手机壳安全性检测最高标准
既然这样的“毒性炸弹”对人体有如此大的威胁,但为何市场依旧随处可见,也不见相关监管部门制止呢?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手机壳的材料指标在业界里没一个定夺的标准。对于深圳消委的试验结果,小米也对此表示:目前国内对手机保护套没有相应的国家、行业标准。不像手机或者其他数码产品,有一个明确的界限。
尽管是深圳消委的调查试验,参考的标准也是欧盟标准 EN14372:2004《儿童用品和儿童护理用品—餐具和喂养器具—安全要求及测试》,针对的是儿童用品和儿童护理用品—餐具和喂养器具。
此前这份标准并未用于手机保护套产品。但参考这样的结果,确实有必要制订国家强制性手机壳生产与测试标准,对其化学成分的含量作出要求。同时,对其生产、销售的监管也要提升。手机壳涉及化学安全,对技术性、专业性要求更高,在这方面还要多“补课”。此外,有必要对生产企业实行严格的准入制度和管理规范,规定企业经过认证才能生产,产品通过检测才能上市,将不合格企业与产品挤出市场。
业内人士认为,在国内行业标准暂不明朗的情况下,消费者的口碑自然会倾斜于有品质保障的配件商家。而对于厂商而言,参考欧盟等国际安全认证标准做产品无疑更稳妥。
来源:A5创业网 作者:雨歇 转载请注明出处
A5创业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