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厦大国家科技园,一座园区赋能一座城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18-12-12

科技园区是具有中国特色,居于政府、市场之间,体现“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相互融合的创新组织形式,是体现和实现协同创新的重要载体。从中国科技产业园区发展的历程来看,从简单粗放式的土地开发为主的1.0模式,到致力于产城融合发展的4.0模式,经历了多次创新转型。当下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面临换挡增速和结构调整的阵痛期,中国产业园亟待再次升级。

目前,位于翔安区南部新城,第一期工程占地面积69亩,总建筑面积19.22万平方米,总投资12.8亿元的厦门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是经科技部、教育部认定的福建省首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它对经济新常态下产业园升级具有划时代的借鉴意义,以具有较强科研实力的厦门大学为依托,将大学的综合智力资源优势与其它社会优势资源相结合打造产城融合4.0模式下的创新创业生态,为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产学研结合提供支撑的平台和服务。

今天我们邀请厦门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曾志龙先生针对大学科技园一些市场前沿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01

问:科技园和众创空间同是服务创新创业的物理空间载体,相比于以租赁模式为主、轻资产运营、可规模化复制的众创空间,一向以重资产自营模式为主的科技园该如何突出重围?

曾志龙:如果说众创空间是服务区域创业群体,那么科技园则是赋能整座城市,两者之间的定位是不一样的。

科技园重点孵化高新科技企业,聚焦、布局高成长性的科技赛道,形成科技产业集聚,兼备竞争效应、成本降低效应、分工协作效应和区域经济发展效应。厦大国家科技园打通产、学、研、企各个产业链条,创新运作模式,实现从科技研发到技术成果孵化,再到产业升级加速。整合对接各高校重点科技成果,深入引导优质高校科研院所智力、科技等资源在厦门落地,搭建科技园区资源融合、产业聚集的科技创新平台,推动优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厦大国家科技园在产业设置上充分考虑了厦门的产业优势和地理优势,将厦大的科研人才优势与区域经济龙头优势和沿海开放城市优势精准对接。围绕区域经济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确定了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发展方向。未来打造海上丝绸之路的创新创业生态圈,为区域带来整个产业链的聚集和升级,打造新的经济增长动能。

02

问:目前,我国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率不足10%,而这一数据在发达国家高达50%左右,因此我国科技成果商品化的程度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甚至某些发展中国家。厦大国家科技园如何改善科技成果转化困难、产业化发展不足的局面?

曾志龙: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之所以低,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信息断层。在项目管理上,学校科研人员专业水平高、实验设备精良,更能发挥学术能力,但是在研究成果市场化、产业化方面有短板,对于技术创新目标和战略重点的市场导向把握不够,也缺乏对项目的跟踪和反馈。

这就导致科研成果在研究、开发之前就没有明确的应用对象,是否符合社会和市场需求、是否具有产业化实现基础市、能否产生社会带来效益等考虑得不太周全。

厦大国家科技园组建对科技行业产业发展有高度认知的资深运营服务团队,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转化新机制,引入对科技成果价值进行评估预测的权威机构以及既懂技术又懂市场的专利经纪人队伍。在产业链垂直整合的基础上,同步进行横向的资源整合、业务整合,在产业链条的每一个分支环节,集聚适宜的中介咨询机构或综合服务商。

另外,设立产业转化及投资基金,梳理出一批在科研单位或大学已经完成实验室研究,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前瞻性技术成果,与企业一起,筹集资金,完成中间试验,并从后期生产和推广中获得回报。

03

问:截止现阶段,国家大学科技园已发展到110余家,各类未经认定的大学科技园不计其数。厦大国家科技园如何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未来科技园的竞争格局将会怎样?

曾志龙:我们以联合办公领域为例,早期各种市场力量看到时机纷纷涌入,最高峰值达到数千家联合办公空间品牌,历时多年市场洗礼后逐渐回归理性,目前形成以优客工场和氪空间为代表的几大联合办公空间品牌共存的竞争格局。反观科技园的竞争与发展态势,似乎也在上演着同样的剧情。透过现象看本质,能够走到最后的一定有着某种特殊优势,或者是资本支持,或者是模式创新,或者......

未来,产业园区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园区需要做的就是不断地提升核心竞争力。园区服务不能流于形式,应该将其真正落到实地,满足企业发展需求。

厦门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打通“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服务体系,基于网络化的高校资源平台,不断开发新的自营服务产品,搭建一个为企业提供所需的创业辅导、人才服务、孵化场地、投融资、法律、财税、企业管理、上市咨询等一站式服务平台,力求构建可自循环发展的企业成长生态系统。

充分依托大学的人才、信息等智力资源和研究中心、实验中心等硬件设施,通过大学研究成果技术转移等方式,加快促进大学科教智力资源与区域创业相结合,吸引社会资金和企业资源,推动科技成果转移及产业化。

相关文章

A5创业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