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与阿里"牵手"一周年,BAT决战B端市场拉响集结号?

来源:A5用户投稿 时间:2019-09-27

2018年8月,星巴克宣布与阿里巴巴全面合作,其实关于两家公司的合作报道一直不断,最终星巴克下定决心牵手阿里,这也算是它在中国市场做出的最大一次改变。众所周知,阿里这几年在新零售上动作不断,它能够获得跟星巴克这个巨头的合作,也能看出阿里的实力,毕竟此前星巴克跟腾讯微信合作密切。

随着两个不同领域的巨头展开亲密合作,这也揭开了星巴克数字化改造的序幕,对于星巴克来说这虽然是一次新尝试,但也会面临一定挑战,毕竟咖啡这种饮品受到很多客观因素影响,稍一不慎很有可能影响到消费者对它的口碑评价。双方合作一年的时间,外界也很好奇所谓的数字化改造到底给双方带来了什么样的回报?

除了星巴克与阿里在新零售上的合作希望外界关注之外,其它互联网巨头他们也在积极跟其他零售巨头达成深度合作,他们也在新零售领域有更多探索,试图让线上与线下的融合更加密切,或许这将是未来发展趋势?在互联网巨头重视TOB服务的道路上,B端市场将成为他们下一个市场争夺焦点?

星巴克与阿里巴巴牵手各取所需 巨头强强联手引发外界高度关注

回顾星巴克与阿里巴巴的合作,据说也是马云多次跟星巴克高管交谈之后用诚意赢得的一次战略合作,毕竟之前星巴克还是跟腾讯的微信合作更多。今年是星巴克进入中国市场的第20年,尽管通过服务在中国市场获得不少口碑的外资品牌之一,但星巴克也看到了中国市场的变化,尤其是电商行业的快速发展对实体店带来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它选择变与不变其实对于它来说都是一种挑战。

对于星巴克来说,最终选择与阿里合作,在美股研究社看来主要有两点原因影响。其一是星巴克需要获得更多新用户,尽管作为第三空间,星巴克成为不少顾客首选的休闲场所,但要想获得新用户单纯靠门店、靠品牌影响力带来的流量增长在放缓。阿里作为国内电商巨头,不论是淘宝、饿了么、盒马等都有可能为星巴克线上引流。

其二去年瑞幸咖啡算是咖啡行业的最强黑马,它以互联网模式经营咖啡,靠烧钱补贴在线上大肆抢夺用户,尤其是在线下广开门店,并且开店速度很快,短短的时间甚至开店规模有望赶超星巴克。在烧钱抢市场的前提下,瑞幸咖啡也迅速在咖啡行业获得知名度,这种商业模式一定程度上让星巴克感受到一些威胁,它需要在线上有所行动来阻击瑞幸的扩张。因此,星巴克推出外卖服务也是受到竞争对手的刺激情势所迫。

对于阿里来说,与星巴克合作对于它是一举多得。一方面尽管作为电商行业的巨头,尽管阿里获得很高的市场份额,但用户增长放缓是不争的事实,挖掘新的流量除了是线上的之外,线下的用户同样重要。阿里率先在业内提出新零售的概念,这需要它跟更多在线下有很大流量的品牌展开深入合作,如何借助对方的流量为它平台各种服务应用导流也是一个方向。

另一方面对于阿里来说,TOB市场也是它战略发展目标里的一个重要市场。与星巴克的合作尽管也能够为它带来新的流量,但站在更长远的角度来看,其实这是阿里深谋远虑布局的B计划。尽管TOC服务仍然是阿里最重要的收入来源,但为了挖掘更多业务增长潜力,B端市场也成为它发力的重点,阿里为星巴克提供一系列的服务其实也是它的另一独角兽蚂蚁金服在发展的重要业务,这其实是更加完善阿里的生态版图的。

从去年8月双方宣告达成战略合作,到如今星巴克与阿里巴巴合作已经有一年的时间。其实在合作之前,关于他们的合作形式有很多组合猜测,但根据报道的内容来看,双方的合作渠道还是很全面,饿了么、盒马、淘宝、支付宝、口碑都成了星巴克线上和门店的入口,一年的时间说长不长,但其实也是能够看到合作之后带来的效果。到底星巴克跟阿里的合作有哪些实质性的回报?

互联网巨头争相与零售巨头展开合作 线下流量入口争夺战分外激烈

巨头之间达成战略合作,期望的效果自然是希望1+1能够大于2,尤其对于星巴克来说,它之前的财报业绩已经显示它的营收增长放缓,借助电商巨头的平台能否刺激到它的业务增长也很关键。在外界看来,星巴克与阿里的合作,目前透露出来的信息来看似乎利好的消息更偏多。

对于星巴克来说,与阿里的合作不仅带来了流量也带来了业绩。除了依托饿了么的外卖业务之外,双方的合作涉及从智能网点、会员整合、咖啡制作到30分钟配送整个流程深度合作。目前星巴克已经在100个城市上线了专星送,3000家门店支持外卖业务。此外,星巴克每日新增会员中有50%来自阿里。

根据星巴克公布的2019 Q3财报显示,第三季度星巴克营收68亿美元,同比增长7.93%,净利润14亿,同比增长64%,盈利和销售额均超出华尔街分析师预期。其外送业务销售额约占总销售额的6%,同时,星巴克在中国的活跃会员数量超过了900万,较上季度增长了10%。

这种合作新尝试也让星巴克正在创造出一个第四空间,咖啡存在于线上线下的多个渠道,出现在越来越多的场景中,它能够满足更多用户的需求,并且不仅仅局限于星巴克店内这个第三空间。星巴克与阿里的合作之后,对于喜欢星巴克的用户而言,他们可以免去排队购买的环节,直接在线上下单就能喝到新鲜的咖啡,这种效率也获得不少用户认可。

对阿里巴巴而言,星巴克不仅是阿里商业操作系统的"重要客户",同时也是新零售合作的标杆案例。双方的合作成果,不仅验证着阿里商业操作系统的有效性,星巴克对用户体验的极致追求,也锤炼了阿里商业操作系统持续升级,共同打磨出以消费者为核心、高度产品化的行业解决方案,这将进一步提升阿里在B端服务领域的竞争力。

除了阿里跟星巴克的合作引发外界关注之外,其实像腾讯、京东、苏宁易购等互联网巨头都在积极争取与各个领域的零售代表企业展开合作。尽管目前他们在C端市场的竞争很激烈,但其实B端市场也逐渐成为另外一个重要战场,服务更多广大中小商家,在他们身上挖掘新的增长潜力是重点。

去年,沃尔玛中国与腾讯共同宣布正式结成深度战略合作关系,双方将充分发挥在各自产业的优势,重点围绕购物体验提升、精准市场营销、全面支付服务、强大会籍增值等多个领域开展深入的数字化和智慧化零售合作。

目前腾讯已经完成了入股永辉超市、家乐福中国、海澜之家、步步高超市等线下零售布局,而腾讯京东的竞争对手,阿里巴巴则入股了居然之家、高鑫零售、银泰百货、苏宁云商、三江购物、新华都等。从互联网巨头选择的线下零售合作方来看,可以看出他们都是在重要繁华地段占据流量入口,是消费者线下高频购物的场所,这种资源入口对于互联网巨头来说是很看重的资源。

对于互联网巨头来说,他们的较量已经不仅仅局限在线上,线下用户流量抢夺同样很重要,这也是为何在重要的购物节促销像618、双11这样的购物大战中,线下的各种优惠也是紧跟潮流,营造出一种线上线下双入口抢夺的战争。

对于巨头来说,借助各自的技术、流量、资源等实现新零售上的升级,未来他们在B端市场的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只是B端的金矿真的那么容易被瓜分吗?

TOB服务成为巨头业务增长新动力 B端市场的金矿真的容易挖掘?

2018年算是互联网企业的变革之年,除BAT之外,其它互联网巨头小米、美团、滴滴、ofo、58集团等互联网企业纷纷完成新一轮的组织架构调整。巨头们这一动作也意味着他们在B端市场正式发力,随着2C红利的逐渐消退,更为广阔的2B市场俨然成了互联网企业们追逐的目标。

去年9月30日,腾讯率先宣布对企业组织架构进行调整,将原有的七大事业群将压减至六个,包括原有的企业发展事业群(CDG)、互动娱乐(300043,股吧)事业群(IEG)、技术工程事业群(TEG)和微信事业群(WXG),以及新成立的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平台与内容事业群(PCG)。而原有的另外三个事业群将不复存在,旗下业务也都各有归宿。

去年12月18日,百度发出由李彦宏署名的架构调整信,宣布技术体系架构整合。其中最为引人关注的是,智能云事业部(ACU)升级为智能云事业群组(ACG),由尹世明负责,直接向张亚勤汇报。这意味着,百度也和AT一样,将云计算服务上升到更为重要的战略地位。

2018年11月份,阿里巴巴进行组织升级。升级之后,阿里云事业群升级为阿里云智能事业群。在阿里巴巴2019年全球投资者大会上,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表示,面向企业的服务(to Business,以下称to B服务)与面向消费者的服务一起,(to Consumer,以下称to C服务)已经成为阿里巴巴数字经济体增长的两大引擎。

为何巨头会对于B端市场这么重视?以新零售为主要起点的B端时代开启,互联网巨头们不仅仅只是喊喊口号,而是开始资本运作、亲身实验的方式深度参与到了B端市场当中。根据阿里、腾讯、京东的几个业务部门来看,它们都有单独设立B端市场上的业务组,这说明在C端市场增长渐渐达到饱和的前提下,B端市场成为它们的挖掘业务增长的新蓝海。

为了抢夺更多B端市场的份额,互联网巨头在技术、业务布局、资源上的竞争很激烈,他们都想要成为B端市场的霸主获得更多话语权,这也不难理解为何他们会跟越来越多的企业展开合作。只是对于巨头们来说,这场竞争不亚于C端市场竞争,要想获得更多市场还是很不容易。

在美股研究社看来,技术和场景才是B端用户真正需要的。以阿里、腾讯、京东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们开始通过资本运作的手段不断加大线下场景的搭建,试图通过场景的丰富化来实现商品与用户的无缝对接。随着巨头们在B端市场的竞争越发激烈,可以预计到的是巨头们的厮杀会更激烈,到底谁能在B端领域获得更多市场,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作者:美股研究社(公众号:meigushe)http://www.meigushe.com/——旨在帮助中国投资者理解世界,专注报道美国科技股和中概股,对美股感兴趣的朋友赶紧关注我们。

相关文章

标签:

A5创业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