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东方亦落
近日,微盟遭受程序员恶意删库跑路事件,致使微盟平台约300万个商家的小程序全部宕机,其中也包括森马、洽洽这样的知名品牌。
不过到3月1日,微盟已在腾讯云团队的协助下找回全部数据,预计在3 月 3 日上午 9 点,数据就可正式恢复上线。同时由于事故对商家造成的严重影响,微盟准备了1.5亿元人民币作为赔付拨备金。
微盟此次事件属人为意外,给许多商家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失,掀起了很大的风波,不过这也能从侧面说明微盟影响力之大。实际上这几年间,微盟、有赞等第三方服务商的发展都非常迅速,与越来越多的行业都产生了密切的联系。
尽管这些行业中不乏在未来有很大发展空间的。但这些第三方服务商多以“寄生”的模式存在,因此在其光明前途的背后隐含着危机,似乎也注定它们以后要走的路并非坦途。
一、第三方服务商成长迅速,但多以“寄居”模式求生存
此次遭遇程序员删库的微盟,成立于2013年,是通过SaaS(软件即服务)产品,为中国的中小企业在云端提供商业、营销方案的服务商。
从成立到如今,微盟的发展看上去很顺。2013年末,微盟在全国范围内就已拥有了超过300家的代理商,营收额达到1500万元。到了2015年,O2O概念成为潮流,微盟也顺势上线了智慧餐厅SaaS,为实体商户提供自行搭建O2O平台的服务,让顾客只要扫描了二维码就能进行点餐付款等一系列操作。
随后微盟继续开发了许多适用于各个行业和场景的垂直类产品,分给代理商销售的提成,以此扩展并大幅降低了获客成本。2015年11月,微盟C轮融资中出现了腾讯的身影,随后的D轮、Pre-IPO轮融资,腾讯也参与其中,此后微盟与腾讯的关系愈加紧密。
2016年2月,海航资本与微盟达成相关业务战略合作,涉及互联网金融、线上支付、跨境电商、物流等热门领域。2017年微信推出小程序,微盟的业务也从公众号拓展至小程序。
2019年微盟在香港上市,股价在上市3个月之后就增长了将近一倍。4月2日,腾讯购入微盟集团9682万股已发行普通股,持股比例7.73%,成为微盟集团第二大股东。今年1月,微盟宣布接入微信支付券体系,将借力微信支付智慧经营产品的能力,赋能商家在朋友圈、附近的人、公众号等多渠道投放微信支付券。
可以看到,微盟近年的发展与腾讯有很大的联系,而另一个第三方服务商领域中的头部企业有赞也是如此。 有赞在比微盟更早的2012年开始布局,通过有赞微商城向商家提供电商SaaS服务。
2019年刚刚成为微盟第二大股东之后,腾讯又立即领投了有赞近10亿港元的融资,这些资金被用于线下门店业务的推进和产业互联网的智慧零售方面。而在此之前,有赞也一直以微信为自己发展业务的主场。后来腾讯“小程序+朋友圈”业务上线,有赞也是第一批参与其中的,在微信朋友圈广告中可直接接入有赞的小程序,这样便于商家在朋友圈中更好地做广告和进行流量转化,这给有赞带去了继公众号做电商之后第二个增长高点。
在线下,有赞发展的重点则是门店业务。有赞零售、有赞教育、有赞美业等门店SaaS产品可助力商家实现店铺个性化定制,也使得有赞自身的商业生态逐渐完善。对于腾讯这样的互联网巨头而言,线下正是近年来它们心心念念想要进入的领域,因此投资有赞也能使腾讯在线下得到更好的发展。
如今的中国市场上,企业服务领域是一块大蛋糕,但这块蛋糕不好切。并且在这里面,最有前景的不是为大企业服务,而是越来越多的中小微企业。而微盟、有赞这样的第三方服务商正是致力于此。而且我们可以从它们的发展历程中看到,这些服务商与腾讯关系密切。背靠腾讯这棵“大树”确实好乘凉,可在这种类似“寄生”的生存形态中,其实也藏着不少隐患。
二、“寄生”之路不易,但服务商未来依然可期
2017年4月,通过微信端访问有赞商城的渠道出现了故障,点进去会显示“因含有恶意欺诈内容而被屏蔽”的字样。当时自媒体圈和微商圈都对此高度关注。不过在此后不到一个小时,该界面恢复了正常状态。
当然这或许就像有赞当时在公开信里说的是微信的“bug”,但是还有一种“阴谋论”的观点,说是因为在那之前,有赞成功借壳港股上市公司“中国创新支付集团”,间接获得了第三方支付牌照。要知道,支付对互联网企业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入口,没有支付,也就遑论大数据、消费金融等业务的开展。
所以像腾讯这样的大企业自然也都在有意引导越来越多的用户去使用自己旗下的支付产品,支付甚至已经成了腾讯的核心业务之一。而有赞寄生微信之下,人在屋檐下却获得了支付牌照,这很有将微信支付边缘化的风险,腾讯为此不高兴而用一些方法对有赞加以“警告”,让有赞的页面出现bug 可能就是其中之一。
当然这只是一种观点,并没有充分的证据可以证明。但这也不禁会让人去联想,微盟、有赞这样重度寄生在腾讯生态下的第三方服务商,虽然整体数据很漂亮,看起来也是蒸蒸日上,可它们的日子就这样一直过下去真的可以吗?
其实在微信营销成为热门的初期,不仅是微盟和有赞,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企业和机构都在布局这个领域,最热潮之时甚至不少于2000家。为了占领高地,许多企业“不择手段”。可时至今日,能够留下来的不多,做得好的不少都被并购,差的就转型或直接淘汰。
可留下来也并不意味着有了美好的结局。 寄生于微信之下,自然也就成为了微信生态的一部分。当然,微信是以开放和包容的态度接纳第三方的,公众号、小程序,以后可能还会提供更多版块去给第三方服务商进行深入的探索和扩展。
但是这对第三方服务商而言,虽然省了不少自己研究和开发平台的投入,可既然用了别人的平台,在别人的生态之下做生意,那么受制于人是肯定的。就像有赞出现了bug,不管人家是有心还是无意,都能给第三方服务商带去不小的损失。
所以第三方服务商目前的这种生存模式自由度还是相对较低,流量入口被腾讯把持,意味着第三方服务商处于相对被动的位置。想要获得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少不得要成为腾讯的“马前卒”,而在一些本质上的方向出现冲突之时,第三方服务商也少不得要以一种“低姿态”去化解,以谋求更好的发展。
但即使如此,第三方服务商可能还是无法顺风顺水。因为就微信本身的生态来说,公众号、小程序也未必那么好做。公众号刚出来那几年很火爆,可如今大家是越来越懒得打开看看了。而小程序虽然有微信多年来积累的巨大用户群体做基础,可微信并不主动为第三方导流,服务商需要自己进行宣传和引流。
微信现在开放小程序也有三四年的时间了,初时的狂热与兴奋已逐渐褪去,市场也冷静了不少,许多开发者和服务商已经熬不住出局了,仍然在场的日子过得也不那么舒心。资本冷静之外,消费者用小程序的习惯也还未养成,大家仍然习惯于使用手机APP,尤其是电商这方面。毕竟在小程序和公众号里买东西有时候相当复杂,想要拼团、优惠、打折都要研究半天,还不如直接去早已熟门熟路的大电商平台体验更好。
这样看起来,第三方服务商在当前的这种“寄生”形态下,这一路走的同样是跌跌撞撞。 但看看SaaS“鼻祖”,1999 年 2 月于美国旧金山创立的Salesforce 的发展之路同样不易。从早期的病毒式传播分发渠道,到建立了沿用至今的“CRM(客服、销售、营销、电商)+AI+数据”生态;从2011年~2015 年公司净利润的持续亏损,到如今跻身千亿美金的巨头行列,Salesforce同样走了许多弯路。诚然,中外的市场和企业具体的发展状况有很大差异,但是中国的第三方服务商的前途仍然可期。
未来,O2O仍然是具有相当大机会的市场,甚至比电商还大。微信为了把握这个机会,其实是很希望更多的第三方参与到其生态建设中去的,所以在举措上应该会逐步给第三方服务商以更多自由。
另外微商这种形式如果发展得好,也会是未来重要的方向。不过大家对那种在朋友圈发广告的微商已经没什么好感,而许多选择正规的第三方服务商作为渠道的微商逐渐受到重视。如果说微商能够走上正轨,那么恐怕其发挥出的威力将不可小觑。
想要达到这种效果,第三方服务商无疑是微商很好的入口,既能让微商逐渐规范,颠覆其给大众不正规的形象,也是第三方服务商一种新的创业方向,可以达到“双赢”的目的。
而就在微盟集团全部的SaaS业务生产环境和数据恢复之后,股价一度上涨10%,现涨8.12%,报5.19港元。这说明资本市场对这一行业也是非常看好的。结合目前的状况来看,尽管“寄生”是当前第三方服务上的主要存在形式,但是其未来依然有着广阔的空间。
A5创业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