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行巨头“半路出家”做外卖,Uber不务正业为哪般?

来源:A5专栏 时间:2020-08-07

近日,美国出行巨头Uber公布了截至今年6月的第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第二季度Uber营收22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32亿美元相比下降了29%,每股摊薄亏损为1.02美元,超出分析师预期的亏损0.86美元。由于营收和每股收益情况皆不如预期,导致Uber股价盘后下跌近3%。

其中的“罪魁祸首”是出行业务,收入同比下滑73%。但与此同时,Uber的外卖业务却呈现出迅速增长的势头,同比增加113%。

Uber转行做外卖,最直接的原因无疑是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在疫情的影响下,不仅是Uber,全球的出行企业都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但从另一个层面来看,外卖行业却受此刺激大幅上涨,这一点从中国外卖行业新冠疫情期间订单和收入的增长就可以看出。更重要的是疫情让用户习惯发生改变,将外卖从附加需求变为刚需,并且这种热度在后疫情时代也大体上得以保持。

由此Uber愈加重视外卖业务,并且着眼于全球。

今年3月,Uber就对食品配送方面的投资持续加码,计划在欧洲、非洲和中东的100个城市推出UberEats外卖服务,而在此之前Uber已经在全球超过200个城市启动了该服务,其中45个城市已经实现盈利。而早在去年第四季度,UberEats业务就已经给Uber带去了11亿美元的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10%。

Uber内部对转型外卖业务比较认可,就连Uber物流部门的主管Jason Droege都表示“UberEats比想象中的更成功”。而UberEats在全球的新目标,是从价值280亿美元的欧洲、非洲和中东的食物配送市场规模中获取更多。

从公司的营收结构来看,Uber也确实相当重视外卖业务。今年第二季度,Uber的外卖业务收入占比68%,而去年同期这一业务收入比例仅为21%。相比之下,出行业务第二季度收入占比30%,而该业务去年同期占比高达77%。

Uber方面相信用户即使在居家令解除或疫情缓解后,也依然会选择在平台上订购外卖。但即便如此,Uber就真的能放心地依赖外卖业务了吗?

其实美国的外卖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并不比中国差多少。就在Uber加码外卖投资前不久,素有“美国版饿了么”之称的食物配送公司DoorDash在由软银牵头的一个投资方那里筹集到了5.35亿美元的资金,估值已经达到了160亿美元,并且在筹备上市。

DoorDash是美国外卖市场中不可小觑的玩家。疫情期间DoorDash对商家减免一半佣金,新入驻的商家则免除全部佣金,凭借此实现了又一轮增长。今年5月份,DoorDash在美国外卖市场的份额已经达到了45%。

GrubHub则是美国外卖市场中最早的入局者之一,享尽了先行者的红利。又在今年6月获得了欧洲外卖巨头Just Eat Takeaway的青睐,后者宣布以7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Grubhub。有了这份强大的助力,Grubhub在外卖市场就更具优势。

此外美国外卖巨头也因大城市份额基本被瓜分完毕而开始重视下沉市场。但是美国地广人稀,人工费用又高,外卖巨头想在下沉市场做出成绩,前期必然要亏本。而且美国下沉市场容量有限,外卖平台又纷纷涌入,消费者选择更多,不会死守某家平台,例如DoorDash有22%的用户在用GrubHub,UberEats有29%的用户也是DoorDash的用户。

相比之下,UberEats的市场份额与Grubhub相当,又属于“半路出家”,总体而言优势并不明显。 如何在下沉市场获得更多增量的同时又能控制成本也很重要,现在除GrubHub外,DoorDash与UberEats都在亏损中。

可见Uber跨界是情有可原的,看准市场机会转行外卖也比较明智,就像美团既做外卖也做出行,与Uber的跨界还有些“殊途同归”的意味。不过美团已经成为集多种本地生活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平台,而Uber则是从出行平台向外卖平台转变。所以倘若Uber过于依赖外卖业务恐怕也难以长久,也许可以仿照美团实现多元化发展,这样或许会更加保险。文/东方亦落

相关文章

A5创业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