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写一篇三星的批评文章,都要冒着被骂的风险。不是粉丝为三星叫屈,而是感叹高飞锐思想精力过剩,还有心思关注这个品牌——题记
题记上这句话不是高飞锐思想着手写这篇文章的辩解之词,而是目前中国用户对待三星的普遍心态。
作为全球数一数二的消费电子巨头,在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市场中国大陆市场,三星品牌沦落到今天这步田地,是三星自己和中国用户都没有想到的。
不是三星技术不行,产品不好,品牌不强,但现实没有天道酬勤。三星一直不愿意承认在中国市场的失败,希望卷土重来,再塑辉煌,并在努力行动。如果用句话来描述三星这几年在中国市场的所作所为,高飞锐思想认为比较恰当的应该是:三星一直很努力,现实却很残酷和惨淡。
统计数据也许更有说服力。三星消费电子产品很多,以中高端路线为主。三星手机在中国市场只有1%左右的市场份额,在过去两年,都处在1%以下,现在随着5G手机、折叠屏手机的崛起,以及华为手机芯片不足,三星手机勉强有所起色,却也仅仅维持在1%以上,很难重返二三流阵营。三星电视比三星手机稍微好点,情况也不容乐观,市场份额没有突破2%大关,也可以归入others行列。像三星手机和电视这样,在中国市场可以归入others行列的三星消费电子产品还有很多,如平板(2021年Q1份额为3.3%)、笔记本(不到1%)、洗衣机(约占高端市场的0.7%)等。还有些三星产品,如三星空调等,早在十来年前,就因为销售惨淡,不得不宣布退出中国市场。
当然,也有市场情况稍微乐观的产品,如三星冰箱。在目前的中国高端市场,维持了10%以上的市场份额,约为11%左右。但这个份额,并没有跻身于一流行列,只占到国产品牌海尔卡萨帝的1/4不到。显然,凭借这个产品是很难挽回三星消费电子产品的尊严的。
虽然在中国大陆做品牌很难,但不意味着三星在中国市场不赚钱。客观地说,虽然三星在中国C端市场遭遇了滑铁卢,但在B端市场,尤其是做中国企业的供应商,提供核心部件如芯片、存储、显示屏等,是做得风生水起的。不得不说,三星凭借技术优势和强大实力,在这些关键配件供应上,占据较大优势。这是三星在中国市场的主要收入来源。
基于三星在中国市场上B端和C端销售的此消彼长,高飞锐思想不得不得出结论:在中国市场,三星做C端已经穷途末路,但B端供应链仍然大有可为。
市场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在中国市场,三星做品牌,做C端市场,是水土不服的,已经走不通了。与其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不如认清现实,认清自己,扬长避短,把C端做小,把B端做大,安安心心做好中国企业的部件供应商,帮助中国企业好好发展——如果三星能够维持自己在科研创新领域的优势,不被中国友商超越的话。
当然,三星要做C端市场也可以,那就不要以销售为目的,而是以展示产品性能,借此凸显部件优势为目的,至于能不能销售出去,能销售多少出去,不要列入业绩考核范畴。否则,三星在中国市场只有无休止地换帅,而换帅也对提升三星消费电子产品在中国C端市场的销售起不了什么作用。
2021年6月2日 北京右安门内
A5创业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