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曾响铃
来源 | 科技向令说
在疫情常态化的持续驱动下,视频会议玩家云集,从互联网、科技大厂到中小创新企业纷纷入局,行业的“红海”迹象已经十分明显,且由于通常的远程会议所具备的基本要素十分类似,行业也表现出某种同质化迹象。
然而,这可能只是表象。
一方面,随着视频会议产品逐步走向成熟,新的细分赛道上的角逐开始显现,最典型的莫过于智能会议室解决方案,可以称得上是红海中的一片蓝海,抢先布局的玩家仍有很大的机会空间;
另一方面,在视频会议产品逐步实现更广泛的人群落地后,关于视频会议的设备连接能力和设置,不同厂商的做法表现出很大的不同,这使得某些厂商得以从多设备连接能力切入获得差异化的发展空间。
华为云会议就是如此,无论是其全场景智能会议室解决方案“SmartRooms”,还是“会议室外”的重点功能“畅连”,都显示出红海市场中视频会议如何博取竞争优势、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能力,分析其做法,或许能给予行业以借鉴。
打破思维惯性,视频会议设备连接的突破不断升级
先来看跨设备连接,从“畅连”功能谈起。
事实上,华为对连接的重视不仅体现在视频会议这个赛道上,在物联网时代推动一场“全联接”的变革一直是华为整体上在做的事,而体现在视频会议这里,就表现出华为在终端连接方面的独特做法如何让视频会议更有竞争力。
在“全联接”这个大旗下,过去华为云会议除了支持全系列会议室终端和电脑、手机等移动终端之外,还已经支持了Web接入、Volte接入、华为智慧屏接入、HiCar车载屏接入等方式,现在,华为云会议又提出“畅连”接入,即无需安装额外的app,在华为手机、华为智慧屏、车载大屏等终端上使用畅连拨打会议接入码即可加入会议,轻量便捷。
可以看到,华为云会议在设备连接方面不断突破、朝着全联接前行,而这种突破,背后又带有对视频会议某些思维惯性的打破。
1、高效率的远程协作,不再因为“场景”而阻隔
无论是技术方面的准备还是工作模式创新,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都在带来移动办公理念的全面兴起,再加上疫情驱动,员工在企业之外的物理场景参与工作已经成为很多企业的常态。
但是,在被局限的设备连接方式中,即便是在家中、在路上,无论是PC还是手机,员工所采用的仍然是本质上服务于办公场景的设备来加入办公会议,这使得所谓居家办公在根本上仍然没有实现自由的远程协作,视频会议仍然被局限在工作设备上,即便是在自己的“家里”,工作场景与居家场景仍然是隔离的。
而当智慧屏通过畅连可以加入当前企业会议,远程、弹性工作变得真正成立,居家场景与工作场景无缝融合、切换,员工可以以任何想要的方式参与到会议当中,即便是在家里的客厅。
打破了设备的局限,也就打破了场景的局限,视频会议不再因为设备而束缚任何人,参会的效率将大大提升,员工的体验也将变得更好。
在华为云会议的计划中,未来或将支持鸿蒙分布式会议、AR协作、监控接入等,如此,场景阻隔的打破将更进一步,视频会议将能在任何地点、以任何合适的设备、用最简单的方式实现。
2、高质量连接能力,不再被局限在“会议”里
远程实时的视频内容协同,很容易让人想到直播这种形态,而很多企业又确实有直播的需求,只不过企业直播相较于那些文娱直播在专业性方面要求更高,这就形成了独特的视频会议需求。
华为云会议就推出了网络研讨会,把视频会议背后的高质量连接能力应用到专业化直播当中,支持3000人同时接入,提供主持人、嘉宾、观众多种角色,一键互转,以及弹幕、表情、音视频等多种实时互动方式,改变了传统直播方案“会议+直播”两套系统的做法,一套整合的系统更为便捷。
而网络研讨会的观看设备也同样在打破局限。目前观众除使用华为云会议客户端观看外,也可通过浏览器Web直接入会,无需下载客户端。在畅连功能的支持下,能够参与视频会议的所有设备,都可以同样的方式加入到网络研讨会当中。
在这种情况下,更庞大的“参会规模”并没有提升企业直播执行的难度,参与者与视频会议一样可以在更多场景和设备上观看直播,如果愿意,在客厅中用智慧屏观看直播也未尝不可——严肃的直播在参与形式方面与文娱游戏直播一样轻松便捷,这无疑能大大提升企业直播的效率和效果。
总体看来,在SmartRooms不断优化智能会议室的各技术和功能细节的同时,在会议室之外,华为还在同步构建无处不在的联接,试图构建一个在任何地点、使用任何终端、通过最便捷方式将不同的个体、组织进行有机联接的视频会议体系。
打破连接局限,为视频会议带来了产业拓展的直接驱动力
“畅连”让连接的局限性一步步被打破,而它与SmartRooms、网络研讨会一起,也推动着华为云会议的产业拓展能力,加速视频会议的落地进程。
1、服务场景方面,一个从核心到外围的多层次视频会议产品体系确立
综合SmartRooms、畅连以及网络研讨会,可以发现华为云会议建立了一个满足客户多层次视频会议需求的产品体系:
首先,最核心、最直接承载的会议室范围内,SmartRooms提供高度集成、简洁高效的会议室解决方案,告别设备众多、连线复杂、操作门槛高等问题,以集众多设备功能于一体的云会议+协作大屏做到一屏到位、人人会用,快速部署一场视频会议。
此外,SmartRooms还在投屏分享、白板书写等方面深入创新,例如基于IdeaHub做到了业界最低的书写延时;再加上华为技术能力的支持,SmartRooms在视频清晰度、远距离拾音、数据共享等方面都做到了在某些能力上较行业更优,或者拥有独创的能力(例如AI会议助手能够创造带来仪式感的虚拟背景)。
然后,在“会议室”范围之外,华为的畅连让尽可多的设备可以远程连接和加入进来,与SmartRooms协同,可以组成一个强核心、广连接的会议体系。
最后,在“会议体系”之外,网络研讨会又帮助企业在全员大会、企业培训、产品营销等方面充分利用到视频会议的连接和通信能力,推动企业更大范围的视频连接活动。如果说会议体系还属于“行政管理”的范畴,那么网络研讨会则在直接帮助企业业务发展。
2、心智接受度方面,消除拘束感的会议体验让视频会议走向真正的主动认可
回过头来看,SmartRooms的一体化和简洁高效,畅连的无拘无束体验,网络研讨会让大型活动的视频连接更简洁和高质量,这些特点都同时指向视频会议的心智接受度提升这件事上。
到目前为止,被疫情所倒逼而快速发展起来的视频会议在很多人心里仍然只能算是“权宜之计”,是不得已而为止,其效果也不被寄予与现场会议效果一样的期望,很多时候再加上一场视频会议(或企业直播)组建十分麻烦,很多人还会有抵触心理。
而现在,当SmartRooms把一个简单高效的会议室建立了起来,当员工在任何场景下都能轻松入会、高效沟通,当万人线上大会轻松落地,无疑会有更多的人在心智上主动认可而不是被动接受视频会议。
无意识的使用习惯逐步形成,视频会议的产业拓展也就能大大加速了。
3、企业普及方面,普惠化基础上复杂多样的选择让更多企业成为潜在客户
华为云会议告别了专线、整套服务器和专业视讯终端的传统远程会议搭设需求,使得中小企业避免了高昂的预算支出,以灵活资源采购、低初期投资、低维护难度和成本得以享受到原本只有大企业才有的视频会议系统。
到了SmartRooms这里,除了极简的配置,还有全系列产品、各类会议室的覆盖,无论是高端旗舰设备,还是极具性价比普及设备,企业可以自由选择,大中小型会议室、经理室、办公区、开放区、前台大厅等各类场景都可部署系统。
这原本就使得视频会议不断走向“普惠化”,尤其是对中小企业有明显的降本增效价值,而现在,畅连功能又让更多类型的企业,例如需要长时间远程办公、居家办公的企业可以选择华为的产品(例如很多中小文创企业,或者程序外包这类松散型企业),普惠程度进一步加深。
从这个意义上看,华为云会议的解决方案不仅在帮助中小企业快速成长,也一定程度上推动企业形态变革的实现,提升社会创新效率。
技术积淀促成视频会议的普惠化进程,但这才只是刚刚开始
无论是SmartRooms要实现更好的视频传输与互动效果,还是畅连要实现轻量、稳定、高质量的连接,亦或是大型企业直播要解决复杂的传输问题,都离不开底层创新技术的加持。
目前,华为云会议背后的华为云实时音视频服务(SparkRTC)在全球拥有3000+节点布局,覆盖170+国家和地区,跨大洲端到端时延做到了200ms以内,SLA服务可用性(衡量网络服务可用性的一个指标)更是高达99.99%,这些能力构建起了高并发、低延迟、高清流畅、安全可靠的全场景、全互动、全实时的音视频服务体系,也让华为云会议成为典型的基于技术积淀而落地的产品。
同时,这也使得大量中小企业在使用华为云会议的过程中获得了高质量的会议体验,而不是仅有普惠而没有“品质”。
以最能体现连接能力、面向几万甚至几十万人接入的华为云视频直播服务为例,它的背后是华为公司在音视频领域近30年的技术积累和电信级运营和运维能力,是一套可信、开放、全球服务的直播内容接入与分发网络,如此才会形成便捷接入、高清流畅、低延迟、高并发的一站式视频直播解决方案,满足比网络研讨会更庞大的人群接入需要。
当优质的视频会议产品以更低的成本和门槛推送到中小企业面前时,技术红利向更广泛的企业群体分享的过程就已经开启。而基于技术成熟度与规模化落地带来的低成本和稳定性,可以说,技术积淀越是深厚、视频会议的客户群体越是庞大,中小企业就越是能享受到这样的红利。
结语
在产品上的打磨和创新,让华为云会议成为市面上唯一一个实现从移动终端到家用智慧屏,再到专业商用大屏甚至专业旗舰级会议设备全覆盖的远程智能协作产品。
而在体验与易用性实现最优的同时,更应该看到华为云会议做到了使用门槛的大幅度降低,让中小企业也能体验高清、高效、高端的远程协作,加速企业创新。
2022年是中小企业的“快成长”之年,可以料想的是,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将在华为云独有的移动终端生态、领先的编解码算法研发、软硬一体的深度融合优势,以及强大的AI技术能力下获得更可靠的远程协作产品,提升企业生产力。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此内容为【科技向令说】原创,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完】
曾响铃
1钛媒体、品途、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等多家创投、科技网站年度十大作者;
2虎啸奖评委;
3作家:【移动互联网+ 新常态下的商业机会】等畅销书作者;
4《中国经营报》《商界》《商界评论》《销售与市场》等近十家报刊、杂志特约评论员;
5钛媒体、36kr、虎嗅、界面、澎湃新闻等近80家专栏作者;
6“脑艺人”(脑力手艺人)概念提出者,现演变为“自媒体”,成为一个行业;
7腾讯全媒派荣誉导师、多家科技智能公司传播顾问。
A5创业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