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花事件背后:乌合之众与精明商人的游戏

来源:A5专栏 时间:2022-07-23

流量,应该被关在制度的笼子里。

近一个月来,学者陈春花被推进舆论漩涡中心。起因是,华为的一则声明,控诉网络上有1万多篇炒作文章,夸大和演绎了陈春花对华为的解读。

就这则声明的内容来看,华为和陈春花都是这些虚假文章的受害者。他们共同的敌人,是网上那些为了流量博眼球的炒作者。

然而,这则声明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他们没有把事件焦点放在那些炒作者身上,反而把陈春花当做谋取利益的“工具”,往其身上大肆泼脏水,进而掀起一场“流量狂欢”。

事态逐渐走向失控,远离了起点。

这背后的助推者,有成为乌合之众的网民、为了流量的某些媒体和平台以及某些不怀好意的商人。

在博眼球的“注意力时代”,我们常说成也流量、败也流量。

这本身没有问题,时代使然。但是决定成败的手杖,不应该交到那些不明真相和搅浑水的人手中,而是应该交给公开公平公允的舆论环境和权威机构。

本文并非为陈春花辩驳,毕竟我们绝大多数人并不清楚事情的原貌与真相,而是想借助“陈春花事件”探讨:当公众人物能轻易被流量绑架时,我们作为普通人还能剩多少安全感?

“乌合之众”的群体像

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在1895年首次出版《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著作,此后影响深远。

该书提出一种观点:当个人是孤立的个体时,他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化特征。但是,当他融入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失去了判断力。他的所有个性都会被群体所淹没,思想被群体所取代。

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换取在群体中的安全感和归属感,由此成为乌合之众。

时代在变,人性没变。

在陈春花事件中,也能看到这样的“乌合之众”。事件之初,很多人其实保持着独立的判断力,认为事件矛头指向的是为了流量的恶意炒作者。

随着更多人开始关注事件,群体规模扩大。一些人到了群体中,就降低了智商,弄不清楚是非。

在失去判断力之后,为了群体安全感和归属感,他们往往会选择听取舆论声音最大的那一方,跟他们站在一起。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只相信单方面的话,必然会犯片面性的错误。舆论声音最大的那一方,往往就是落井下石的始作俑者。

因为,个人一旦成为群体的一员,其所作所为就不会再承担责任。这时候,每个人都会暴露出不受约束的一面。再加上,群体追求和相信的,从来不是真相和理性,而是自己愿意相信的。于是,就催生出简单、盲从、偏执、狂热、极端的感情,落井下石成为常态。

疫情这两年,很多人日子不好过,情绪需要发泄。对公众人物落井下石,能获得心里愉悦感,正好给公众情绪发泄找到出口。

此前,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罗翔,就成为了公众发泄情绪的工具。

因为幽默而充满智慧的讲课,罗翔前两年迅速成为网红教授,备受年轻人追捧。他曾在微博上发表了一段话:要珍惜德行,却不要成为荣誉的奴隶。因为前者是永恒的,后者却很快会消失。

这段话,只是罗翔众多金句中的一句,只是一点日常感想,却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大做文章。后来,罗翔经历了疯狂的网络暴力,并成为网友宣泄情绪的载体,最后被迫退出微博。退出时,他留下一句话:

确实被有些人的捕风捉影弄得很失望。

同样的,这次陈春花也成为某些人宣泄情绪的载体。

在更早之前,还有太多类似的案例:刘翔一夜之间成为民族英雄,又一夜之间被骂成“国家耻辱”.......

造神的是那批人,毁神的也是那批人。

所谓的“神”,其实一直没变,却经历了被推上高位进而跌落的痛感。

而那些“乌合之众”,成为旁边看笑话的人。

信息茧房,推波助澜

“乌合之众”的理论,从19世纪诞生后,在每个时期都得到印证。

在眼下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其不但得到印证,还借助网络进一步放大了效应。

当全民拥抱移动互联网时,公众进入到更大的网民群体中。在网络世界里,一些平台筑造的信息茧房让网友看不到真相、部分媒体为了流量故意颠倒是非,因为没有实名制一些网友肆意妄为、戾气更重.....

在多方因素的推动下,陈春花事件在网上被当成了靶子,掀起更疯狂的流量盛宴。

所谓“信息茧房”,即许多在线平台采用算法推荐和信息流模式,只给公众推他们感兴趣的内容,从而筑造了一个如同茧房一样的封闭世界。公众桎梏于之中,看不到事实的全貌和真相。

在信息茧房里,“乌合之众”的效应更加明显。

拿陈春花事件来说,本身个体在进入群体后,就容易失去判断力,进而跟着群体一起对陈春花落井下石,四处发布道听途说的假信息。

在信息茧房中,平台又会根据他们对事件的认知偏好,推送跟陈春花相关的负面消息。

于是,他们不仅看不清真相,而且还被推送的假消息影响,持续强化着对事件的负面认知。

茧房越来越厚,偏见越来越深。

如果在信息茧房中,部分媒体和平台能够澄清事实,尚不会引起较大风波。

很可惜,事与愿违。

当下移动互联网流量见顶,大量以流量为根基的媒体日子并不好过。于是,通过蹭名人热点来获取流量和收入,也就成为必备的操作。

除了华为声明所说的那1万多的炒作文章外,这段时间网上又新增了大量的媒体发布的文章和短视频。内容都是恶意解读陈春花的人生经历、管理能力,缺少有力的事实依据和信息来源,进一步给本就情绪高涨的“乌合之众”带节奏。

此番操作,就像电影《大腕》里张涵予饰演的精神病人所说的经典台词:

“建一个网站,高薪聘请几个骂人的枪手,再找几个文化名人当靶子,谁火就灭谁!”

这些媒体并不在意真相,他们只在乎流量。即便失去了良心道义,但收获了金钱利益,对他们来说值当。

在媒体博眼球的过程中,部分平台也享受了广告分成和流量,因此选择无视甚至纵容,成为媒体的帮凶。

如果网络实名制很健全,即便是媒体的恶意引导,很多网民也不敢明目张胆地挑起是非。

遗憾的是,眼下网络实名制还不健全。网民穿上马甲和戴上面具后,发言肆无忌惮、戾气更加浓烈,在陈春花事件上更加无底线地发泄情绪,造成更为恶劣的传播。

这让《一点财经》想起,有人曾经做过一个实验:让台下的观众带上面具,对上台的每个人进行初步印象的评价,评价语会出现在台后的大屏幕上。

每个上台的人,最初都是抱着激动、忐忑又期待的心情,但他们回头看到屏幕上的评价时,脸色瞬间由晴转阴,严重者甚至崩溃大哭,因为屏幕上全是最恶毒的评价。

台下戴着面具的人,并没有见过台上的人,却选择用最大的恶意揣测乃至评价对方。当被评价的人崩溃时,他们神色冷漠,毫无触动。

因为他们有“面具”这个保护伞,不会受到攻击。

让“乌合之众“卸下面具,真相才更容易暴露在阳光之下。

内卷之中,踩踏成风

在陈春花事件中,“乌合之众”是一群失去判断、被恶意引导的人。

另一拨人是清醒的,他们知道事件的真正矛头应该是那些炒作者,但依然加入对陈春花的口诛笔伐当中。这拨人就是那些所谓的“网红管理大师”。

如果说被误导的“乌合之众”是蠢,那么这拨人就是坏。

在网络上,近些年兴起一批所谓的“网红管理大师”。他们不像陈春花那样真正地去企业里做咨询,而是靠拍视频博眼球,靠卖讲座赚粉丝的钱。

你也许在抖音上看到过这样的名场面:一个西装革履的自诩管理大师的中年人,面对台下成百上千的听众,讲起管理理论来是一套又一套的,观众也听得如痴如醉。

只是,这些理论往往是空洞的大道理,完全没有经过实践经验。有时候,这些理论还是误人子弟的歪道理。某自诩“管理天王”的网红就说过一句经典的话:

背叛我的员工我都送他100万,忠诚我的员工将来那就是几个亿,听懂掌声。

你以为他们智商低,连常识都不懂。其实,他们越讲些违反常规逻辑的话,越能吸引人关注,由此赚取流量。毕竟,在碎片化时代,人们只对那些抓眼球的事物提得起兴趣。

所谓的“网红管理大师”,正是抓住了这个时代特征。他们不是管理学者,而是精明的商人。

近两年,移动互联网流量放缓,再加上大众见惯了“网红管理大师”的套路,变得“审美疲劳”,他们的日子也不好过。于是,内卷严重,互相踩踏博眼球已成常态,但这其实吸引不了多少关注。

这时候,名气更大的陈春花出现了纷争,他们像鲨鱼闻到血腥味一样迅速涌入。

通过贬低陈春花,他们收获意见流量和正义感,网罗更多粉丝,名利双收。

由于这些“网红管理大师”本身拥有一定的粉丝基础,在他们的煽风点火之下,陈春花事件更加远离了事实真相。

他们深谙“法不责众”,在群体性的动作中,跨越了自由的边界。

罗翔曾说过一句话,引起许多人的共鸣:

自由其实是自我限制的自由,是可以节制的自由。自由一定要加以规范的限制,如果自由不加以限制,一定会导致强者对弱者的剥削。

当乌合之众和精明商人在网上成对集结时,他们就是强者。他们面对弱者,一起催化出不平等的、污名化的、剥削化游戏。

游戏将会以怎样的结局收场,并不清楚。有人说,迟来的正义,也是正义。

真正让人担忧的是,在正义到来的过程中,舆论环境变得狂热而激进。

当一项公共事件出来后,我们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了解他和它。然而,舆论没有保持理性和冷静,立场永远强于逻辑,扣帽子总是比揭开迷惑更受追捧。

在这样的环境下,如果我们普通人也被推进舆论漩涡中,能有多少为自己辩解的机会?

要知道,对于很多普通人来说:

时代莫名泼来的一盆舆论污水,落到个体头上,可能就是一辈子抹不去的污点。

游戏攻击性太大,我们承受不起。还是让子弹多飞一会吧。

相关文章

标签:

A5创业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