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将2022年第一季度的滑落视作气温转冷的话,那么小米的冬天已经持续了三个季度了。
小米不久前发布的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小米在第三季度营收、毛利、调整后利润或多或少地都在下降,经营利润更是“扭盈为亏”,在这份“变脸”的财报背后,小米的各项业务疲态已然尽显。
显而易见地,小米已经来到了一个持续时间不算短的转折点,“折”过去的契机有很多:消费重振、海外市场爆发、智能汽车量产落地且大受欢迎……可问题是,春天什么时候到来呢?
智能手机持续低迷
度过第三季度,小米给人最直观的变化就是营收又跌了,704.7亿元的营收同比滑落9.7%,虽然相较于上个季度已经略微有所好转(好转有上季度高基数效应的因素),但是仍旧难掩颓势。同时,这种颓势主要表现为小米智能手机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减少11.1%至425.1亿元;出货量也由去年同期的4390万台减少8.4%至4020万台。
但仅凭收入和销量的数字变化,很难直接说“小米不行”,实际上2022年手机市场整体不景气带来的影响仍然在小米和其他手机厂商上空盘旋:IDC数据显示,本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依旧低迷,总出货量再次下滑9.7%,全球主要的手机厂商中只有苹果实现了增长,vivo和OPPO甚至出现了20%以上的跌幅。
在这种“不景气”的背后,其实质是智能手机市场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紧接着才是小米等手机厂商在其中的挣扎。
最明显的变化是,智能手机市场竞争重心从“增量”转向了“存量”。在增量竞争阶段,小米实行的是性价比策略,“60分价格对应80分性能”,满足消费者对智能手机的基本需求,在行业中的定位是“鲶鱼”,由此迅速闯出一片天;但到了存量竞争阶段,消费者的需求已经由“有无”变为了“好坏”,倒逼小米向上向下摸索更多价位段、不同定位的机型。
与此同时,“存量”中消费者的换机需求却在呈现出逐渐冷却的趋势。这种趋势的起点是当下智能手机的性能和质量随着供应链愈发成熟而螺旋上升,紧接着其同质化问题也在激烈竞争中愈发严重,并在此基础上叠加了近年经济放缓、疫情防控等不确定性因素对消费的影响,进而导致消费者的换机周期越来越长——从早期的16-18个月,拉长到了现在的36个月。
面对这种局面,小米给出的答案是“整体的全球化”与“局部的高端化”双重战略。“整体的全球化”是指小米依靠熟悉的性价比打法,向全球市场追求新增量,最新成绩是在52个国家和地区智能手机出货量排名前三;“局部的高端化”是指小米在国内市场冲击上位价格段,以实现更高的经营效率,目前小米ASP已经拉升至1050元以上。
在这样的情况下,小米智能手机收入开始出现了结构性变化,境外收入占比已经超过一半。从财报披露的一个例证是,小米之所以在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环比下跌150万台(IDC数据)的情况下,还能取得0.4%的环比增长,正是因为境外智能手机整体实现了稳步提升。
IoT硬件忧喜交加
在第三季度,小米IoT硬件方面的收入为190.6亿元,同比下降了9.0%;同时实现毛利润25.7亿元,同比增加了5.8%——小米IoT业务同时出现了“收入降”和“毛利升”两个现象,这对于以性价比著称的小米来说还是比较罕见的。
“收入降”是很好理解的,因为在地缘政治矛盾、疫情防控措施、国际物流不畅、各国家政策变化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等不稳定因素的影响下,境外市场若干IoT产品需求变弱,进而使得小米IoT硬件在境外的销售受到极大影响——面对这种局面,小米为了维持市场份额、进一步推行全球化战略,进行了力度不小的促销活动。
从增长角度来看,小米IoT硬件的增长打破了过去几年表现出来的的周期性。原本小米IoT硬件呈现Q1-Q4-Q1依次递增然后骤减的周期性,但是2022年周期中Q1-Q3的增长相当不顺,甚至还在这个季度产生了环比下滑。本季度,除了智能大家电(包括空调、冰箱和洗衣机在内)以外,其他单品收入都比较低迷,小米主要涵盖电视和笔记本的“主要IoT产品”营收同比下滑了18.3%,“其他IoT产品”营收同比下滑4.2%。
而“毛利升”则与大屏IoT产品的逆势增长,以及上游供应链的采购价格变化有关。一方面,小米的智能电视全球出货量逆势上升达到了330万台,同比增长9.3%;另一方面,大屏产品相关的面板采购价格正在不断下降——二者一个从收入端、一个从成本端,共同释放了大量毛利。
与此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收入降、毛利升”的奇特现象具有偶然性。在需求恢复尚不明朗的局势下,智能电视面板第三季度出货量已经降至历史低点,全球TV面板厂商预计普遍亏损,这种情况下面板价格还有多少向下浮动的空间引人深思。但很明显,小米从成本端推动毛利产生的增益开始消退,这对硬件业务本就不振的小米而言更是雪上加霜,压力将在第四季度显现。
互联网服务彰显韧性
在小米多项业务中,最值得说道的一点是,占小米总收入10.0%的互联网服务,在本季度实现毛利50.9亿元,占总毛利的43.4%。也就是说,在硬件业务不振的另一边,是远未发展成熟的软件业务,撑起了小米利润的半边天。
这种收入与毛利不成比例的现象,主要是因为小米一以贯之的“硬件+软件”的经营理念。这种模式的主要内容是:一方面通过高性价比的硬件吸引消费者并加强用户粘性,核心为“手机×AIoT”战略;另一方面通过高毛利的增值服务来获取利润,核心为各种2B和2C的增值服务。
在这个模式推进的过程中,硬件机器本身作为用户粘性保障的同时,为后续软件服务提升使用体验留下了入口,极大地降低了获客成本,因而也就极大地提高了毛利率水平。就此而言,相较于营收端的低迷,有着庞大存量的小米IoT生态发展态势良好,基于此的软件收入受到的影响也显著轻于硬件(互联网服务收入同比下降3.7%,降幅虽小,但不能说没有)。
在硬件用户端,小米全球MIUI月活用户再创新高,同比增长了7810万人达到了5.64亿,其中国内MIUI月活用户连续八个季度实现增长,达到了1.41亿。另外,小米AIoT平台已连接的IoT设备(不包括智能手机、平板和笔记本电脑)数量达到了5.58亿,同比增长了39.5%。
在软件收入端,小米互联网营收下降幅度明显好于市场大约60亿元左右的预期。其中广告服务收入在第三季度收入47亿元,同比下滑0.8%,主要是第三季度手机出货量下降影响了预装广告的收入;游戏收入则在游戏市场整体下滑25%(伽马数据)的情况下,实现了逆势增长,同比增长1.8%至10亿元。
从软件服务与硬件方面的表现对比来看,占据硬件入口的确能够有效增强抗风险能力,小米的互联网服务在广告、游戏市场大盘均下滑的时候,展现出了更强健的韧性。但可惜的是,小米互联网服务营收对整体的影响仍旧有限,因而还没有办法力挽狂澜。
造车意志依旧坚决
硬件业务乏力不振、软件业务还需打磨,小米左右承压,对于破局和第二增长曲线的渴望令其选择继续重仓智能汽车。这从小米对待三项费用的态度即可管中窥豹:小米在第三季度的费用总计102.1亿元,同比增长了8.7%——营收下降,费用却增长,某种程度上已经说明目前的经营难度确实在上升。
尤其是不断优化的销售费用、推广费用与不断增加的研发费用的对比也在说明:降本增效的问题已经是迫在眉睫,但小米对于智能汽车的决心也毫不动摇。
对于销售费用和行政费用的控制,小米颇有大刀阔斧的意味,似乎是突然收紧了裤腰带。具体地讲,两费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但与上一季度相比有着较为明显的改善:销售费用环比下降8.4%,行政费用环比下降4.5%。在两个季度营收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如此变化或许从侧面说明小米在两个季度间完全换了一种对待“过冬”的态度。
而研发费用的上涨在很大程度上与小米在智能汽车上面的投入有关。在小米第三季度的费用里,最显眼的就是同比增长25.7%、环比增长8.1%至40.7亿元的研发费用。至于这部分增加的款项花费在何处,应当是小米大幅招聘了研发人员。根据财报中关于员工数量的变化来看,小米在这个季度员工数环比增加的2445人中,2211人都是研发人员。
问题在于:如此大规模的人员变动很是不同寻常。对于智能手机、IoT硬件和互联网服务等业务都已经较为成熟的小米来说,它的研发人员数量应当是较为稳定的,或者跟随业务进退而上下浮动。特别是在小米在上个季度才刚刚进行过裁员(其中研发人员大约300人)的情况下,人数变化如此剧烈,很是引人注意。
对此,最有可能的解释,就是小米进一步将注意力集中在智能汽车及其相关项目上了。智能汽车的创新业务的费用大约为8.29亿元,与这一变化能够大致对应。
总的来说,小米在这一季度给人印象最深的表现就是对智能汽车的执着,似乎营收低迷、经营环境恶劣这些因素都不能影响到它的选择。从某种角度来说,小米是一名“顺风玩家”,它最好的状态一定是在增长空间巨大的蓝海中展现出来的,现在智能手机赛道已经进入“垃圾时间”,IoT生态也在稳步推进,只有尚处蓝海状态的智能汽车能让小米“重回青春”。
对小米来说,重回高台的契机或许有很多,消费重振、海外市场爆发……但它坚定不移地选择了走智能汽车道路,重仓智能汽车,显然也是相信和期待着“大力出奇迹”。
A5创业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