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控年轻人的长沙,城市底色竟是研发

来源:A5专栏 时间:2024-08-08

近年来,找到“流量密码”的长沙,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年轻人,形成百川赴海之势。而消费生力军的到来,也让长沙成为新消费发展的“沃土”,三顿半、茶颜悦色、文和友、墨茉点心局、柠季、零食很忙等一众“顶流”新消费品牌向阳而生。

如此“能打”的文旅消费经济让所有人都对这座城市的经济活力和发展前景信心十足。

意料之外的是,长沙先进制造业发展同样迅猛。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23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684家。这相当于平均每个工作日,就有一家企业进阶为规工企业,就有超过5家的企业蝶变成省级专精特新企业。

文旅和新消费崛起的同时,长沙工业经济发展为何也如此亮眼?究其原因,撕开“网红”的外衣,会发现研发才是长沙“长红”的底气。

长沙另一面:青年城市的研发力量

长沙丰富的文娱消费场景和“夜间经济”一直为人称道,这背后是“扎堆”的年轻人为这座城市塑造了年轻活力的气质。

2023年末,长沙常住人口1051.3万人,平均年龄37岁,低于全国的38.8岁;同时,近三年新增人口逐年递增,分别为9.25万人、18.13万人、19.14万人,年轻人纷至沓来。

不过,溯源长沙化流量为留量,年轻人口持续攀升的原因,除了“人间烟火”的魅力,更重要的是长沙明显的产业优势和发展潜力。

正所谓人随产业走,长沙是名副其实的“制造之城”,拥有工程机械、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先进储能材料等多条优势产业链。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长沙已经紧跟深圳、苏州、广州、宁波、杭州,跃居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城市第六位,制造业成为长沙最鲜明的底色。

长沙如今的产业活力、年轻化的工作氛围以及舒适的生活环境,吸引了大量青年科研人才来此工作,并逐渐在科研攻关方面扮演起关键角色,为先进制造业新质生产力的培育贡献力量。

以北京大学长沙计算与数字经济研究院为例,截至2024年3月底,研究院职工硕博学历占比超85%,科研人员占比超80%。其中,31岁的青年博士谢玉林,就在研究院CAE计算引擎的AI相关算法研究和开发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今年3月,谢玉林作为核心技术人员参与的项目《面向产业赋能的AI通用科学计算大模型平台》成功入围2024年湖南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应用项目建设计划名单。

在长沙,还有许许多多像谢玉林这样的青年科研人才汇聚而来,这也形成了这座城市“研发向上”氛围。而人才与产业的融合,持续推动着长沙制造业硬实力的提升。

近年来,随着长沙持续打造科技创新高地,C919国产大飞机、嫦娥号探测器、蛟龙号深潜器以及超大直径盾构机“甬舟号”等众多大国重器纷纷烙上“长沙印记”。

先进工业制造是新经济里竞争力的来源,这些成就证明长沙正在加快培育制造业新质生产力,打造崛起的力量。而研发,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核心手段。

进击的研发之城 释放“硬科技”经济活力

如果把城市视作一个有机生命体,那么今天的长沙,正在以研发为最核心的“生命细胞”重塑城市“生长力”。

发生这一变化的背景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潮到来,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需求迫切。因此,长沙在2023年6月提出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由一座“制造之城”向“研发之城”迈进,竞逐科技创新的高地。

为此,长沙发布了一系列政策,包括激励世界500强企业研发中心在长落地,央企、行业领军企业在长设立企业总部研发中心,建设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来长发展等。

而随着长沙在研发领域的投入持续加大,科技成果转化逐渐提效。比如,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今年上半年,湖南大学再生修复装备相关项目、中南大学高性能铜合金精密部件制备技术等技术合同千万元、亿元“大单”频频出现。作为衡量科技创新活跃度的重要指标,湖南省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68.9%,长沙市贡献突出。

注: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刘海蓉教授团队研发出中国首台用于软骨组织体外构建的可控液压组织再生装置,该项目入选岳麓山大学科技城十大重点成果转化项目。(图源:岳麓山大学科技城)

科技成果转化是观察城市研发实力的一个“横截面”。不断提效的科技成果转化则说明长沙已经找到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模式,未来将以“研发”为基础形成强大的产业经济活力。

首先,研发将持续为城市经济运行的“器官”——企业供养,比如助力本地制造业企业加速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

为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产业加速融合,上半年,湖南省新布局智能导航、数字软件、数字孪生等领域省重点实验室6家,29个工业互联网平台入选新一轮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对象,进一步完善数字化转型创新生态。

长沙本就是全国最早在全市层面推行“智能制造”的城市,十年来累计推动1660家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如今借助强大的技术研发资源和平台优势,长沙进一步推进“智赋万企”行动,到今年底,长沙将完成300家以上试点企业数字化改造,到2025年底实现500家左右试点企业数字化转型全覆盖,显著提升细分行业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和综合竞争力。

在全国经济转型升级,技术含量较高、附加值较高的高技术制造业保持较快增长的大背景下,长沙企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将持续聚集增长势能。而企业的发展是‌产业链中的一环,因此,从企业到产业,研发带来的创新活力也将持续推动长沙产业集群蓬勃发展。

在今天的长沙,由17条具有鲜明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产业链与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供应链深度融合,共同构成城市经济运行的重要“骨架”。近一年来,长沙陆续捧回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试点、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等3块试点,说明其先进制造业的厚实底蕴和以研发为基形成的创新生态,得到了来自中央、省、市的认可和支持。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图源:希迪智驾)

面向未来,长沙还将瞄准关键环节、空白领域和前沿方向,大力布局绿色智能计算、低空经济、北斗等新兴产业,以研发为着力点进一步“强身健骨”。比如,7月18日,在湖南·雨花AI+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大会上,长沙市雨花经开区提出,全力布局低空经济赛道,打造三大功能区和六大重点项目,推动“AI+低空经济”融合发展。

毫无疑问,新兴产业寄托了长沙经济增长愿景和未来发展空间的希冀,而研发当家的长沙,将通过打造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的源头动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

结语

从研发到企业再到产业链,汇聚研发创新的新质力量,长沙绘制了一张新时代产业经济发展的蓝图。

今年恰逢中部崛起战略提出20周年,长沙进一步围绕前沿科技研发和创新,打造“未来城市”意象的最前沿试炼场,将为中部地区崛起翻开新的篇章。

来源:松果财经

相关文章

A5创业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