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登新华社榜单!TCL光伏科技项目入选“年度零碳成果”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4-11-27

近日,新华社“智能·零碳”栏目公布了“2023-2024智能·零碳成果展映”入选项目名单,由TCL实业旗下TCL光伏科技投资建设的广东梅州五华6MW地面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荣登榜单。该项目采用“农光互补”、“渔光互补”模式,彰显了TCL光伏科技在“光伏+”领域的创新能力,以及对光伏助农惠农的不懈探索。

政策引领,“双碳”目标下的绿色使命

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的印发,以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为引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

在此背景下,新华社主办的“2023-2024智能·零碳成果展映”应运而生,旨在展示国内外企业推进“双碳”实践的前沿成果,鼓励更多企业、科研机构、投资机构等广泛合作,探索绿色发展路径,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

TCL 光伏科技梅州五华项目在众多项目中脱颖而出,与西门子SiGREEN碳足迹生态解决方案、潘集电厂超临界燃煤机组工程等项目同列榜单,这一入围不仅是对TCL光伏科技在新能源技术应用与模式创新方面的肯定,更是对其在国家“双碳”战略布局中积极担当作为的高度认可,体现了企业将自身发展与国家战略紧密结合的前瞻性视野与使命感。

“农光互补”: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梅州五华6MW分布式光伏项目位于五华县兴中村。长期以来,该村面临青年劳动力外流、土地撂荒、产业结构和收入渠道单一等诸多困境,且村集体经济发展滞后,村民收入增长乏力。为破解这一发展困局,TCL光伏科技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号召,因地制宜提出农光、渔光互补的创新解决方案。

通过租赁110亩村中荒地,TCL光伏科技在不改变土地性质情况下,巧妙实现了土地的立体综合利用。上方,光伏板高效吸收太阳能发电;下方,农业生产有序开展。这种创新模式可实现土地立体化增值利用,不仅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还促进了农业与新能源产业的融合发展,为农村经济的绿色化、多元化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

2022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曾表示,“要积极推动光伏产业和现代农业、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取得综合效益,推动农业生产与清洁发电的有机结合,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率,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创收,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TCL光伏科技梅州五华项目正是这一政策导向的创新实践,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的绿色动能。

“光伏+”:生态与经济的双赢之路

在该项目中,TCL光伏科技精心规划,在土地上搭建地面分布式光伏电站,鼓励村民在光伏板下种植中草药;在池塘上搭建水上光伏电站,开展小龙虾、塘鲺、草鱼等水产养殖。同时在兴中村建设了约1000平方米的仓储厂房、冷库,与水产养殖和中药材种植形成配套,助力兴中村完善产业布局。

“水上发电、水下种养”的模式,不仅充分利用了自然资源,实现了“一种资源、两个产业”的集约发展模式,还在多方面带来显著效益。一方面,发电收入为村民和村集体增加新的经济来源,该项目于2024年1月12日正式并网发电,预计让当地60多户农户得到年均土地租赁收益600元,村集体年均增加收益约6000元,并带动30余人就地务工。另一方面,光伏板在鱼塘上的铺设有效减少水量蒸发,抑制藻类过度生长,从而改善水质,并降低鱼类因高温暴晒而死亡的概率,实现了经济与生态的双赢。

如今,走进兴中村,光伏板与天光云影交相辉映,渔塘中鱼儿自由嬉戏。曾经被撂荒的田野已经被蓝色光伏板所覆盖,蓝色之下是郁郁葱葱的药材田,出产的金银花和广藿香将带给村民新的增收希望。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的6MW光伏电站仅是梅州五华分布式光伏项目的首期工程。随着后续项目逐步完工和并网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20MW,预计年产值可达850万元,年发电700万度。届时,将为丰富当地产业形态、提升农户收入水平以及乡村全面振兴做出更大贡献。

目前,TCL光伏科技已将户用业务拓展至全国23省市,累计服务用户数超50万。通过持续提供优质产品和周到的服务,TCL光伏科技正与广大农户携手,推动户用光伏在农村的普及应用,共建绿色和谐的生态乡村、科技乡村。

相关文章

A5创业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