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ck Point:AI加速融合,企业安全边界亟待重构
2025 年 8 月,我国《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正式印发,该文件提出要在制造、医疗、教育、金融等重点行业大力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文件同时指出,到 2027 年,我国“智能终端产品”普及率要突破 70%,到 2030 年则要超过 90%,智能化服务将全面覆盖公众生活、企业运营与城市治理。
在“人工智能+”成为国家级战略的当下,AI 的普及无疑将深刻改变每一个人的工作、学习与生活方式。但与此同时,它也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重塑网络安全格局。正如网络安全厂商 Check Point 所指出的:AI 带来便捷的同时,也正在催生新一代数字威胁,企业安全防线必须随之进化。
AI双刃剑:效率跃升背后的风险上升
生成式 AI 已不再局限于对话生成与图像合成,它正加速进入政务自动化、智能工厂、临床辅助决策、金融风控等关键行业。在医疗领域,AI 诊断系统可以大幅提升医生的处理效率;在制造场景中,AI 模型正驱动设备预测性维护与工艺优化。
然而,在这些令人振奋的落地案例背后,AI 同样被黑客武器化,衍生出新的攻击手段。例如:
·钓鱼邮件“深伪化”:攻击者利用 AI 自动生成语义自然、风格仿真的钓鱼邮件,突破传统防御模型;
·AI 模型投毒:恶意样本在训练阶段被注入模型,使其在关键场景中输出错误判断;
·AI 自动化攻击链:结合 AI 自动化与漏洞扫描、渗透测试、社交工程,黑客可以大幅压缩攻击时间窗口。
Check Point Research 发布的《2025 年第一季度威胁态势报告》指出,全球每个机构每周平均遭受的网络攻击次数已达到 1,925 次,较上一季度环比增长47%,显示出攻击强度的显著上升趋势。尽管目前针对 AI 驱动攻击的全球量化数据仍在积累中,但业内普遍共识认为,AI 工具已被越来越多的攻击者用于加速攻击流程、生成深度伪造内容、绕过传统检测机制,成为网络安全新的威胁变量。
主动防御构建企业安全边界
“AI 与智能设备不断渗透各行各业,这在提升效率的同时,也扩大企业潜在受攻击面。” Check Point 公司中国区技术总监王跃霖指出,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如何在攻击发生“第一秒”就做出判断与阻断,尤其是针对尚未披露的零日攻击。“Check Point 的 ThreatCloud AI 在全球范围内实时汇聚数百万级别的端点遥测数据,通过持续训练与模型优化,具备极强的零日检测与响应能力。很多攻击在被公开前,我们已经在客户环境中实现了预判并自动拦截。”
王跃霖进一步强调,这一能力的落地依托于 Check Point 构建的 Infinity 架构——一个整合防火墙、终端、云安全与SOC的统一平台。“我们不再依赖人手去‘分析威胁’,而是依靠平台联动与 AI 自动判断,实现快速响应与闭环处置。” 王跃霖表示:这种以 AI 驱动的全面防御体系,不仅适用于技术储备深厚的企业,也适合制造、医疗等正在积极落实数字化转型的传统行业。
结语:不只是技术竞赛,更是信任建设
AI 普及已是不可逆的趋势,但安全始终是信任的基础。无论是个人的智能助手,还是企业的生产系统,一旦失守,都会带来实质性经济与社会影响。在这个大趋势下,Check Point 所倡导的“防御为先”理念结合领先的解决方案能够帮助用户构建一个能够预防威胁、实时响应、持续演进的安全生态系统。
A5创业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