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2025 年数据中心白名单日前公布,万国数据位于经开区的恒长数据中心成功入选。此外,该企业在同区域布局的恒普安、睿为两个数据中心项目,也凭借出色的能耗控制能力与绿色运营水平,一同跻身此次白名单。
其中,恒长数据中心的实践尤为突出。该数据中心实施的余热回收项目是北京市首个数据中心余热对外供热工程,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166.6 吨,而万国数据也凭借这一项目,成为践行 “双碳” 目标的典型企业代表之一。
在余热回收领域,万国数据的探索已初具规模。此前,该企业已在北京、廊坊等全国多地的数据中心积极开展余热回收应用;未来,还计划进一步拓展能源利用范围,不仅预计实现约 30 万平方米的供暖覆盖,还计划接入市政供暖系统。
2024 年 3 月,北京经开区发布《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加强数据中心能耗管理的若干措施》,明确将绿色低碳作为数据中心发展的核心方向。当前,数字经济驱动数据中心需求持续增长,但高能耗问题制约行业高质量发展。上述政策通过算力补贴、绿色发展资金等激励手段,引导企业从规模扩张转向能效提升,为 “双碳” 目标落地提供具体实施路径。
恒长数据中心的实践是该政策落地的典型案例。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恒长数据中心所采用的螺杆式水源热泵,可冷热双向运行:对内将 18℃冷冻回水降温至 13℃,保障机房设备散热需求;对外将 45℃回水加热至 55℃,实现余热向供暖热源的转化。供热季期间,系统通过自建管道与园区换热站衔接,为两栋总面积约 1.2 万平方米的建筑稳定供热。
该模式的效益可通过具体数据量化:项目年供热量达 4000GJ,每年可替代天然气 8.55 万立方米,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166.6 吨,运行年节能量(折标煤) 113.72 吨。对热用户而言,不仅降低化石燃料依赖,还可在市政供暖周期外获得延伸供热服务,同时降低用热成本。此外,余热回收系统有效降低数据中心年均 PUE(能源效率核心指标),实现节能与经济效益的协同提升。
数据中心余热回收利用并非孤立实践。在丹麦、芬兰等北欧国家,数据中心余热已深度融入市政供暖体系,形成成熟产业链;国内层面,2024 年 7 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印发《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专项行动计划》,明确鼓励企业建设热量回收系统,推动余热在园区供热、城市供暖等场景的应用。国家与区域政策的协同联动,结合国际经验借鉴,为数据中心绿色转型奠定坚实基础。
目前,在恒长数据中心的示范效应下,北京经开区经济发展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以《若干措施》为引领,我们积极鼓励区内数据中心提升能效、碳效管理水平,推动了万国数据在经开区落成的恒普安、睿为数据中心积极开展绿色低碳转型,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接下来,我们将用好算力补贴、绿色发展资金以及市级和国家等各项政策支持,鼓励区内数据中心加快转型升级,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从技术创新到政策落地,北京经开区的实践表明,数据中心可在承担 “算力底座” 功能的同时,实现 “绿色暖源” 的角色转化。随着更多数据中心加入转型进程,其将成为推动数字经济与 “双碳” 目标协同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A5创业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