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Q3,百度开始AI质变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5-11-20

文:志刚@互联网江湖

“AI 是‘确定的革命’。AI 不是一个风口,而是一个方向。”

在美国加州,雪球创始人方三文与段永平对话时,段永平如是说。

AI是十多年来百度坚定的方向。

现在百度的AI战略逐渐迎来“收获期”。

美东时间18日,百度三季报出炉,季度总营收312亿元。财报发布之后,百度港股上涨3.86%,高盛、花旗多家机构,上调美股百度目标价。

机构上调目标价,原因在于百度长期投入AI的战略价值,在Q3财报兑现了。

三季报首次以AI为新视角披露公司业务数据:百度AI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50%,其中AI云收入同比增长33%,AI应用收入达26亿元,AI原生营销服务收入同比增长262%达28亿元。另据财报电话会上披露,从2023年3月至今,百度在AI领域累计投入超过1000亿元。

三季度的业务增长印证了一点:百度长期投入AI的战略选择正进入收获期。

从今年初至今,百度港股股价一度飙涨超过60%,这说明市场对百度的看法已经变了:今天的百度已经完成了“高速路上换引擎”的阶段。

而财报公布后的市场反应也说明,当AI转型开始进入冲刺期,百度的核心价值已成功换锚。

百度开始“AI质变”

读完这份三季报,其实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

AI已经成为百度的新动能。

三季报显示,百度搜索业务AI变革进展很快。今年10月,百度70%的移动搜索结果页面包含AI生成内容;9月份,百度App的月活跃用户数达到7.08亿。

QuestMobile 发布《2025 年三季度 AI 应用行业报告》显示,百度 AI 搜索月活跃用户规模季度环比增 18.63%,达 3.82 亿,连续三个季度登上国内 AI 搜索行业月活榜首。

三季报数据表明:百度AI不再是“单点爆发”的概念,而是赋能业务的全面增长。

搜索AI变革之外,包含数字人+智能体在内的AI原生营销服务收入28亿元,同比增长262%,智能体和数字人正在为在线营销带来第二增长曲线。

此外,AI能力加持下,文库网盘活跃用户超2000万,萝卜快跑Q3全球出行服务次数达310万,同比增长212%。

对于各条业务的表现,李彦宏给出的总结是:“全方位展示了AI为业务带来的变革性价值。”

于百度而言,变革的价值,不仅在于财务上的增长,更在于在AI领域持续千亿投入有了阶段性的成果。

在AI这个方向上,百度有种近乎“偏执”的坚持。

百度布局AI领域超过十年,仅从2023年3月以来,百度已向人工智能领域累计投入超过1000亿元。

如此坚决地投入,带来一个结果:百度AI底盘扎实,业务结合与重构精密,AI基因在长期投入之下早已深深扎根于百度的毛细血管里,它正在为公司激活新的增长价值,带来新的机会;

在业务方面,今天的百度搜索正加速从静态链接向智能化、结构化、多模态的AI回答转变,AI正在彻底重构百度搜索。

AI原生营销服务正在释放出更多的增长机会,三季度智能体和数字人在内的AI原生营销服务收入达28亿元,同比增长262%。

此外,百度AI云增长33%,其中AI高性能计算基础设施的订阅收入同比增长128%;

而在未来产业方面,萝卜快跑Q3全球出行服务次数达310万,同比增长212%,业务落地持续加速,此外,萝卜快跑全球化进一步加速,落地瑞士、阿布扎比等海外市场。国产自研昆仑芯,也在近期的百度世界大会上公布了最新进展。

一家企业是不是AI驱动的,除了看在AI领域的投入是否坚定,更重要的是看收入结构。

百度此次财报以AI为新视角来解读数据的,恰恰证明了其信心:

三季度,百度三个类别的AI业务合计收入96亿元,同比增长超50%。从结构上看,AI业务收入,已经占到三季度总收入的约三分之一。

在财务意义上,AI也实打实代表了百度的业务核心,AI作为增长引擎已经不是一个目标,而是一个事实。

那么,百度在AI领域的核心优势到底是什么?

我认为不仅是看用户数量或者业务规模,而是要看数十年超千亿投入下构建起来的“AI基础设施生态”。

过去想到百度,人们会想到搜索、贴吧、地图,而今天想到百度,人们脑海中蹦出来关键词会是:数字人、AI、RoboTaxi、昆仑芯片,在AI领域百度的现金牛业务不止一个。

这两年市面上各种各样的大模型层出不穷,各种各样的AI、自动驾驶公司融资、IPO,但只有百度,把AI当作一个十年、几十年甚至百年的事业来做。

由此,百度价值的锚点,从搜索引擎,彻底转向AI。

今天的百度AI深入到千行百业,提升各个领域的效率,同时逐渐成为百度营收增长的主引擎。

百度AI数字员工,能提高企业生产力,以最小成本来实现规模化的效益;百度世界大会上新发布的“伐谋”,已经在运输、能源、物流和港口等行业落地。

百度AI的质变,已经开始。

三次重估百度:AI价值边际在哪?

做AI的公司很多,不是每一家AI公司都有稀缺性。

AI的稀缺性有两种,一种是垂直领域的技术断代带来的“稀缺性”。

典型的比如,DeepSeek,比如英伟达,他们的特点是,在一个AI应用领域拥有极强的壁垒,有庞大的用户规模,技术上有不可替代性。

还有一种:全栈AI技术本身也是一种“稀缺性”。

全球有两家全栈自研布局的AI公司:一个是谷歌,另一个是百度。

在AI应用的方向上,百度的机会其实比谷歌要多。

AI是一种新技术,一项新技术要长期生存发展,就需要找到一个成熟的产业去落地,AI技术只有与现有产业去融合,才能真正成长起来。

李彦宏也反复强调:百度的发展理念是以应用为驱动。

今天,全世界只有我们有最完善的产业体系,有全类别的工业门类,同样,我们也有十多亿人的消费市场。也因此,百度自研的全栈AI技术,天然会有更大的落地空间。

全栈意味着两件事:

第一:AI业务在产业端垂直分布。

比如在世界大会上,百度发布的新一代自研昆仑芯M100、M300,再比如最新推出的文心5.0全模态模型。

此外,百度AI还纵深到AI云计算领域 , AI布局从算力到模型,再到应用,百度全栈AI体系深入到各个链条、各个环节。

这意味着百度拥有市面上最全面、最完整的AI解决方案。

于企业而言,这意味着转型AI的过程中,绕不开百度的AI技术能力以及AI生态的影响,于个人而言,百度的AI技术,可能会深入工作、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

第二:全栈AI能力上,能长出更多的有潜力的新业务。

在市场眼中,垂直AI行业是有“保质期”的。

这两年,AI经过了Chatbot周期、经过了Sora周期,下次会不会是自动驾驶的周期?接下来,谁也不知道AI会在哪个方向上突破。

对于百度,AI早已不是某个具体业务,而是一种体系化的能力。全栈AI能力下,一旦AI某个方向被验证,百度不会错过任何一个爆发的机会。

也就是说,AI的能力边际,就是百度的价值边际,百度在AI投入越多、越久,这个价值边际也就越大。

至于当下的时间节点,百度价值边际到底能延伸到哪?还是得看市场会如何判断。

从价值判断来看,市场有三次重估百度的机会。

第一次,是芯片业务的价值被发现。

百度的昆仑芯的价值,其实一直都是被低估的,直到昆仑芯片中标10亿订单,这次中标是一次有力的回响。

从那时候起,市场对百度芯片业务的看法有了新变化。

今年8月,昆仑芯的AI服务产品中标中国移动十亿级集采项目,8月底到10月初,百度股价大涨。

这次芯片业务引发的变化只是开始,从底层逻辑上看,百度芯片的价值不止于此。

一方面,发展AI产业已经纳入《“十五五”规划》,未来芯片的需求是确定性的。

另一方面,我们有稳定、便宜的电力供应,有更大的AI算力需求(不缺应用场景),所以国产替代逻辑下,昆仑芯片还大有可为。

第二次重估,是Robotaxi,是萝卜快跑。

截至11月,萝卜快跑累计全球出行服务次数超1700万。萝卜快跑出海瑞士、阿布扎比,也是一个信号。

瑞士、阿布扎比是重要的窗口,基于这个窗口,未来百度的Robotaxi业务会不会进一步出海中东、西欧?这是一个重要的看点。

从估值的角度来看,出海意味着打开全球市场的可能性,参考Uber950亿美元的估值,未来萝卜快跑可能是市场重估百度的另一个契机。

第三次重估,是全栈技术,AI改变千行百业的价值被兑现。

虽然当下这波AI浪潮由Chatbot引发,但AI不只有Chatbot,还有千行百业的效率变革。

就像段永平说的:“AI 是‘确定的革命’”。

AI是千行百业的一次“效率革命”。

几乎可以确定的是,不仅是搜索,在智能出行,在电商消费、在工业制造等领域,AI 带来的“确定的革命”一定会相继发生。

而后者,才是百度真正兑现全栈AI价值的关键。

写在最后:

三季度财报电话会上,李彦宏表示,百度将继续开拓人工智能创新,为用户、企业和社会创造巨大价值,巩固百度在AI时代的领导地位。

三季度的增长只是个开始,在AI这条路上,百度会越走越远。

相关文章

标签:

A5创业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