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智能座舱的视觉革命:国显科技3A镀膜的产业竞争力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5-11-22

当车辆行驶在强光照射的高速公路上,驾驶员试图通过中控屏确认导航路线时,屏幕表面的反光却使地图细节变得模糊不清;或是在频繁操作空调与媒体系统后,指纹残留导致触控灵敏度下降——这些场景正成为智能汽车"大屏化"趋势下的典型痛点。随着车载显示从单一仪表盘向多屏交互系统演进,屏幕尺寸的扩大与显示数量的增加,对光学性能与耐用性提出了更为严苛的挑战。在此背景下,国显科技研发的3A镀膜技术,通过在显示面板表面构建特殊光学薄膜层,为解决这一"显示矛盾"提供了关键技术路径。

 

解码3A技术 定义好屏幕的新标准

在智能座舱显示技术领域,3A镀膜技术正通过多维度性能优化重新定义车载显示标准。3A镀膜盖板是一种结合了AG(防眩光)、AR(抗反射增透)和AF(抗指纹)三种镀膜工艺的高性能盖板产品。通过在玻璃盖板表面进行处理,给盖板带来了不同的视觉体验,在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视觉体验的需求同时,还可以给驾驶者带来更加安全的驾驶感受。

AG防眩光技术就像给屏幕戴上"偏光墨镜",通过将屏幕反射率从行业常规的8%降至1%以下,构建驾驶安全的第一道视觉防线。这一参数优化在强光直射或夜间行车场景中尤为关键:当车辆途经隧道出入口或遭遇对向远光灯照射时,低反射率特性可有效避免光斑干扰,确保导航信息与行车数据的清晰可见,直接降低因视觉模糊导致的驾驶风险。同时,这项技术支持170%的宽雾度范围调节,能够根据不同地域的光照特性进行定制化适配,实现全天候显示一致性。

 

以降低其反射率,增加透过率。最大值可以把透过率增加到99%以上,反射率控制到1%以下。低反射率能够抵消环境光在屏幕表面的反射能量,使显示屏呈现出近乎"隐形"的视觉效果。这种技术特性不仅让画面色彩还原度提升至新高度——无论是地图导航的地形色彩分层,还是流媒体娱乐的暗场细节表现——更显著降低了驾驶员的视觉疲劳度,尤其在长时间日间驾驶场景中,高透光率带来的柔和显示效果可延缓眼部疲劳累积。

 

针对车载盖板高频次交互的使用特性,AF根据荷叶的原理,在玻璃表面涂上一层纳米化学材料,水滴角>115°,极低的表面张力 ,使其具有较强的疏水性、抗油污、抗指纹等的功能。配合9H硬度与1000g钢丝绒10000次耐磨测试认证的物理防护能力,即使孩子用玩具车刮擦屏幕也不会留下痕迹,完美适配家庭用车的复杂场景。

 

垂直整合 揭秘成本与品质的护城河

从产业链价值分配视角看,国显依托凯盛集团“3+1”战略布局,打通从玻璃原材、玻璃基板、玻璃减薄、大尺寸热弯盖板、MiniLED背光、显示模组到触控显示全贴合总成的全产业链布局。这种产业链一体化的制造体系,使企业在面对车载显示市场价格竞争时,既能保持产品的技术领先性,又能维持健康的毛利率水平,为持续研发投入提供资金保障。

垂直整合战略的实施,使国显科技的3A盖板产品在车载显示领域建立起双重护城河:一方面通过材料自主化保障供应链安全,另一方面通过工艺创新实现成本与性能的最优平衡。这种模式不仅巩固了其在国内车载显示盖板市场的领先地位,更为其拓展国际Tier1供应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智能座舱显示向大尺寸、多屏化、高集成方向发展,国显科技的全产业链掌控能力将成为其应对技术迭代和市场竞争的核心战略资产。

 

结语

作为智能座舱视觉升级的关键赋能者,国显科技通过3A镀膜等核心技术解决方案,直接回应了车载显示在阳光下可视性、操作精准度与耐用性等用户核心痛点,形成从产业问题到技术方案再到商业价值的完整叙事闭环。

这种以闭环生态为基础的持续创新能力,不仅巩固了其在车载显示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更重新定义了智能座舱人机交互体验的技术标准,为全球汽车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关键视觉交互支撑。

相关文章

标签:

A5创业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