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行业究竟有没有Truth?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18-10-26

如果说最近逐渐凉凉的“币圈”尚存有一丝“余温”的话,那可能就要归功于徐明星了。相比于半年前行业内“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热闹场面,现在区块链行业里依旧在“抛头露面”的,似乎只剩下了徐明星一人。

——题记

昨日,被媒体连续“暴击”的徐明星,暴怒之下连发两条朋友圈,直指区块链行业自媒体无德,指名道姓的写黑稿,并捏造散布虚构的事实,同时配了一条链接,题为《追踪徐明星》。显然,这篇来自一家名为“区块链Truth”自媒体的“黑稿”,是点燃徐明星怒火的导火索。

此事发生不久,也有很多媒体站出来为徐明星打抱不平,并表示:“当黑徐明星成为爆款选题和商业模式,有一个贺树龙带着‘真相’单方取证全网发稿彰显实力,所谓媒体区块链Truth还剩多少底裤?”(注:文中的贺树龙为自媒体“区块链Truth”的主笔)

浑浊的币圈,真假难辨,事情的原委真相究竟如何?区块链的Truth究竟在哪里?

一、假如我有1.2亿,我不会选择炒币

昨天,网上疯传《追踪徐明星》一文,声称一名为“王静”的重庆姑娘,由于在数字货币平台OKEx进行数字货币交易,亏损高达1.2亿。

该新闻一出,网友纷纷调侃表示:“亏1.2亿,这种智商也能有1.2亿,让我情何以堪。”也有网友对此表示质疑,称:“八成是花钱雇佣的”。

我们且不论此事是真是假,我们只需要依据常理做一个推断:“假如我有1.2亿,我会做什么?”我相信,绝大多数的人不会选择去炒币。

随着时间的推移,区块链的热度在急速下降,早已不是年初的一派热闹景象。随着越来越多的项目方死亡、大批媒体了退出舞台,原本门庭若市的交易所或被关停、或被取缔,可以说整个行业是一片萧瑟景象。

在这个时候,依然有人“斥资”1.2亿进入币圈,还是个重庆的小姑娘,实在让人难以置信。

我们可以做两个层面的推断,首先如果此事为真:

那么在这个时候,依然选择活跃于币圈的“投资者”,去选择炒币,甚至去选择做合约交易,我相信不是为了什么“比特币信仰”,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赚钱。既然是为了赚钱,那么赔钱了什么的,也应当在事先的考虑范围之内,选择在熊市入场,企图“抄底”也应当为自己的投资决策失误来买单。

其次,如果此事为媒体虚假报道,(这一点微博上也有很多网友提出质疑,表示该条新闻“编”的太有水平了)那么很大程度上也折射出“币圈媒体”的生存现状——缺乏素材,内容创作难以为继。

自打币圈进入熊市以来,占据头条的新闻永远离不开一个主人公——徐明星。从《围堵徐明星》到《追踪徐明星》,似乎,徐明星一直担任着行业“热点”来源的重任。

昨日币圈流传的《追踪徐明星》一文,出自一家名为“区块链Truth”的自媒体,该自媒体的主笔名为贺树龙,在微信群聊里直言:写行业应用的阅读量不高,追一下热点效果好,要平衡一下。

实际上,年初涌现的上千家区块链自媒体,大多本不是什么新闻从业者,为了借助区块链这个风口,选择了门槛最低的“媒体”行业,开一个公众号,便算是上了区块链这艘大船。

很多自媒体从业者,因为技术难度小、准入门槛低、规范约束少等“先天劣势”,行业发展中的泡沫已然逐渐浮现,一些账号执迷于博取关注而导致低俗内容泛滥,鲜有亮眼之作。一些公号写手化身“剪刀手”“搬运工”,内容创作沦为“流水线生产”。甚至一些自媒体人一切向“钱”看,导致“黑稿”不断,行业风气混乱。

“内容为王”永远是媒体的生存法门,是能够支撑媒体行业发展的心跳,说到底,传媒行业是信息服务行业,内容既是其安身立命之本,也是传媒业的核心竞争力。一味地寻找所谓“爆点”,追求吸引眼球,最终将被时代所抛弃。

实际上,根据马耳他的OKEx平台客服人员表示,根据后台的交易数据显示,所谓重庆姑娘亏损1.2亿的说法根本不存在,实为媒体恶意虚构热点,维系生存的伎俩罢了。

这位“拥有1.2亿的重庆小姑娘”,不吃不喝这辈子也够了,有必要再来币圈趟这趟浑水吗?也难怪徐明星在朋友圈怒骂:“1.2亿都亏损完的时候,才知道平台很黑吗?”

二、恨他,为何不去告他?

最近关注区块链行业的人,无论是否情愿,都别无选择的关注着“徐明星”这三个字,而与徐明星同频次出现的还有三个字——“维权者”。

充满戏剧性一幕是:币圈的维权者正在和徐明星之间上演着“拉锯战”,而且类似的情节最近在频频上演。

“原本是江西农民,家有一亩多地,种着棉花和水稻,此刻原本应该在家里收割晚稻,但9月上旬的一个电话改变了一切。”这是57岁冯姓老人“替子维权”的故事。

(此图更换为 “拿头装工作人员后躺地上”的视频)

“原本工作稳定和家庭美满,毕业后几年攒下100万的积蓄。买了合约以后赶上爆仓,信用卡套现后又打了水漂。眼下妻子马上到了预产期。”这是“抱着试一试心态买比特币”后“无法面对妻子”的故事。

再加上上文我们提到“亏损1.2亿的重庆小姑娘”的故事,三场闻者伤心、见着落泪的感人戏码,足以让整个币圈媒体兴奋许久,或者说“多活”许久。

实际上,我们忽视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逻辑闭环:既然如此之恨,为何不去告他?难不成是恨之深、爱之切?

合法的诉求应该通过公检法等合理的法律部门来表达,在我国依法治国的国策下,司法保障者每一个公民的合法权益,既然有人声称被骗,那为何无法得到司法部门的保护,何至于要上演“肉搏”维权的戏份?

可能有人会讲法律专业性的问题,实际上动辄赔掉1.2亿的人,会没有钱请一个律师吗?这点显而易见的道理,我们没有任何讨论的余地和价值。

究竟是他们不懂得使用法律的武器?还是法律根本不承认他们诉求的合法性?

前不久有媒体曝光称“某区法院已经有了对于代币的民事判决,这充分说明我国法律保护虚拟货币的投资。”实际上,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随着我国民事诉讼进程的完善,原来的“立案庭”已经不再进行实质性审查,对于案子真实的是非曲直也不做评价,只是看程序上是否准备好了相应的材料。法律允许起诉,只是赋予“诉权”的权利,而不是“胜诉”。

道理很简单,某人到法院起诉特定被告人张三欠债,法院看到有打款记录和口头约定,当即立案,这就是确保了当事人的诉权,但这并不意味着法官会支持某人的诉讼请求。

真实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搞的币圈乌烟瘴气的这群“维权者”,在法律上根本没有合法、合理的立足点,只能通过煽动媒体、微博,来上演一场场“秋菊打官司”的戏码,企图利用舆论来绑架司法。

还有一个真相就是,虚拟货币不是货币当局发行,不具有代偿性和强制性等货币属性,也不具有与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在我国虚拟货币的投资交易行为根本不会收到法律的保护。

而这些人罔顾法律,通过各种手段进行数字货币交易,或抱着发财梦、或抱着躲避法律的某种企图,最终竹篮打水,通过各种无赖的手段,搞的币圈几近“人人喊打”的局面,不仅不值得任何人可怜,也阻碍了区块链技术在国内的正常发展。

三、徐明星为何如此招黑?

如果说最近逐渐凉凉的“币圈”尚存有一丝“余温”的话,那可能就要归功于徐明星了。相比于半年前行业内“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热闹场面,现在区块链行业里依旧在“抛头露面”的,似乎只剩下了徐明星一人。

实际上,币圈里从来不缺乏个性鲜明的人物,比如“牛市站台割韭菜,熊市写书养韭菜”的教父李笑来,比如对金钱充满露骨渴望的宝二爷,比如怼天怼地怼空气的币圈喉舌赵何娟,比如隐藏幕后伺机借壳上市的火币李林,再比如耿直boy打车链陈伟星……从交易所、项目方、媒体再到传教士,币圈里的各个角色都有着独特而又鲜明的个性。

任何一个行业大佬,都不乏币圈媒体可以挖掘的素材,自身所自带的流量也远远高于徐明星。但熊市之下,原本四处站台、顶戴光环的币圈大佬们纷纷隐退。作为一个农村出身的“技术男”,似乎永远玩不转大佬们的隐藏伎俩,被推到风口浪尖的徐明星自然成了币圈媒体在内容匮乏时期群起而攻之的对象。

此前的一篇媒体专访中,徐明星少有的调侃道,“都被黑成糊了”。想必时至今日,早已不是“黑成糊”的程度,而是早已面目全非了。

早在今年2月,徐明星选择了辞去OKEx CEO职位,并不再在OKEX担任任何职位,包股东和董事。同时他决定出任OK区块链工程研究院院长,全心投入区块链底层技术研发工作。其实徐明星想专注做技术的想法,在为数极少的几篇专访中早有透露。

徐明星说:“我们相信区块链也是伟大的底层技术,我不是很喜欢赚钱,而是喜欢做强大的技术。我想把区块链的基础设施做强大,把技术做到更高的级别,需要投入很长时间和大量精力,我的时间大多数都会投入在这两件事上。”

大致有着马云、王石一样的想法,可以在辞职后聚焦做自己喜欢的事。据身边的人透露,明星一直努力选择回归自己起初的地方——深挖区块链技术创新。

无奈在币圈这个大染缸里,作为一个传统的技术男出身,想做到如同“教父”李笑来那样进退自如似乎没有那么简单。徐明星无数次强调自己早已和OKEx切得清楚,现已没有任何瓜葛,显然在嘈杂的币圈里被置若罔闻。

徐明星似乎也逐渐看透了这一点,所以他说:“我们很幸运在这样伟大的时代进入这样一个产业,不管承受多大的压力,不管多少敌敌畏撒向我,我都会是这个行业的坚守者。”

颇有些谭嗣同甘为变法而流血牺牲的情怀。

其实,不论徐明星也好,李笑来也罢,亦或是火币的李林,区块链行业作为一个大变革的时代背景,历史的浪潮终将淹没所有人,是非功过也将留给后人来评判,没有人可以在这个时代的节点,给任何人一个明确的定论。

诚如所言:知我罪我,其惟春秋乎。

相关文章

A5创业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