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核桃编程狂奔背后的一点冷思考

来源:A5专栏 时间:2019-10-29

10月23日,少儿编程品牌核桃编程宣布获得5千万美元B轮融资。在行业进入冷静期核桃编程仍能创纪录的拿到融资这也说明资本市场对其发展成绩的认可。截至2019年8月,核桃编程在读学员超过65万名,在读学员单季度增长率超过85%。

但发展太快往往容易引发自身的根基不牢。就目前看来,相对于行业一些头部玩家,入局稍晚的核桃编程在基础设施上似乎是有些落了下乘。而且在发展策略方面,以低价实现扩张的发展模式未来能否持续或许还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高效+低价”求规模:但“师资不够,技术来凑”绝非长久之计

核桃编程在客群定位方面选择的是小学生群体,主打轻体验式课程,目标是用低价的图形化编程课吸引尝鲜者完成编程教育启蒙,以此来实现市场的快速扩张。

不得不说,低价对于很多人确实很有杀伤力。

在过去一段时间,行业存在的一个共识性观点在于编程教育的竞争关键在于对高认知度家长们的争夺,而这部分人群很多都集中在一二线城市,此前“少儿编程风”也主要在这些地区刮。如今,随着编程教育与应试升学的联系度越来越紧密,越来越多低等级城市家长也开始意识到编程教育的重要性,在如今这样一个消费分级理念深入人心的商业社会,核桃编程主打的低价策略对于下沉人群而言无疑是具备吸引力的。

就像拼多多,当电商巨头们在正面战场厮杀惨烈之际,它就是以五环外市场为切点迂回切入,上演了一场“夜袭珍珠港”的大戏。核桃编程也是如此,这也是为什么在资本趋于冷静行业面临洗牌之际,这家入局并不算早的企业仍然能获得用户增长获得资本青睐的原因所在。

核桃编程低价的背后在于课程较轻,以一款比较基础的战略产品推向市场,2018年1月份之前以录播课模式为主,我们其实可以把它看作是一个MVP,后期通过逐步完善来提供课程水平。这也有效降低平台对教师的人力依赖,降低运营成本。

师资不够,技术来凑,如今核桃变成似乎已经告别录播,“人机双师”成为主打项目。但AI真能替代人工教学吗?并不能,这也是为什么核桃编程采取二者结合的方式,因为从长远发展来看,优质教师资源才是编程教育平台赖以发展的基础设施。

过去商业社会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技术本身的价值在于辅助和便利,并不改变教育本质,因此,优质的产品依然要靠教育的内容取胜,任何一种商业模式或者产品都无法脱离产业的运行规则存在,而在难易轻重上不同行业可能受制度、体制的影响程度不同。编程教育也是教育,面对不同知识基础学习能力的学生,AI仍然无法替代人的作用。

从用户心理的角度来看,低客单价,加上技术的噱头,本身试错成本也够低,试一试也无妨,但课程内容教学质量才是续费的关键。目前在低价下沉市场还没有太多玩家,未来随着更多企业的涌入,这对于核桃编程来说可能会带来一定的竞争压力。

事实上,教育其实是个结果导向型的领域,价格有影响但绝不是主要因素。对于核桃编程而言,对于这一短板似乎也很了解,在不久的融资似乎也将用在师资力量的完善方面。但对于核桃编程而言,仍需同时间赛跑,在基础设施的完善速度上要跑过平台用户的生命周期,跑过资本的等待耐性。

除此之外,以低价切入下沉市场,核桃编程未来或许仍需考虑品牌调性方面的问题。

低价固然容易获客,但这会不会给人们一种低质的第一感觉呢?一个品牌从高端往低端延伸易,反之则要难得多,而这或许需要引起核桃编程的重视。

产品思维or用户思维:出发点不同,结果各异

核桃编程从开始到现在所选择模式,给人感觉似乎是一种产品驱动市场的模式。例如从录播到“AI人机双师”,通过对课程模式和练习环节的设计深耕,提升单个教师的人效。咋一看这也是针对下沉市场的消费需求,但仔细想来这一模式似乎是围绕核桃编程能提供什么而不是用户真正需要什么。

对于成立于2017年的年轻平台而言,从自身企业资源入手本身也无可厚非,但在这样运行一段时间之后一定要回归到用户导向上来。

那么从用户视角来看,最需要的是什么?在互联网江湖团队看来应该是课程的标准化与连续性。

众所周知的是,我国编程教育起步较晚在教研涉及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打磨。现在市场的编程教育两种,即通过Scratch承载的低龄版编程教育,以及针对程序员开发的成人版编程教育。

然而,介于这两者之间有很大一部分空白区域,这份空白区域使得国内编程教育存在严重的断层,本身就没有为高考或者中招服务的教育模块,不像语数外以及文理综合有着清晰的教研逻辑,这也是的很多用户在低龄阶段使用了,入门了,但也会由于没有接下来对应的课程而出现脱课,这才是目前行业玩家、有关教育机构关注的焦点。

任何一个与教育有关联的产品发展的第一要义就是基于教育本质的土壤。但核桃编程在课程的延展性方面似乎还有待进一步提升,起步晚,并没有迎合应试教育的教学生命周期。少儿编程企业要想走得更远,就必须延展用户的使用生命周期,而不只是停留在如何能够好的“激发学生创造潜能,培养逻辑思维”上。

当然了,这一点可能不是核桃编程的问题,而是Scratch的问题。因为Scratch一开始并不是专门面向少儿开发的,它的的诞生是为了人们可以有一款简单易上手的图形化编程工具可以使用,并不提供系统的学习计划、课程或方案,它用开源社区来完成用户的聚集和作品共享,也不关心也不引导孩子们未来是否会学习代码编程。

少儿编程教学主要采用“图形—代码—算法”的阶段式体系,在低龄儿童教育的图形阶段往往很容易就得到满足,但在高年龄段的编程群体中,很少有人再使用Scratch。由此可见,依托Scratch很难覆盖青少年儿童编程学习的整个周期。在核桃编程的官网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6-12岁小创客的创作平台”这一定位,但如果只是针对低龄儿童,对于家长而言,考虑应试教育、学习连续性等因子,那些学习周期更长的平台或许会使更好的选择。

如果把目光一直放在产品上,那可能一直都被Scratch这个“紧箍咒”所限制。但如果从用户视角出发,就能搞清楚少儿编程教育最需要的到底是什么,从而突破过去的思维定式。

凭借精准的市场洞察、人群定位以及独特的产品设计,核桃编程以较低的成本实现快速的规模扩张。但不得不说的是,“入门考试”容易,“毕业”很难。对于核桃编程而言需要考虑的问题还有很多,未来核桃编程的发展依旧任重道远。

把握先发窗口期:双线齐动提高发展“加速度”

对于核桃编程而言,接下来的路可能充满荆棘,但机遇是大于挑战的。就像核桃编程 CEO 曾鹏轩说的那样,少儿编程并非“五环内科目”。

凭借低价实现渠道下沉,在下沉市场核桃编程实现品牌认知度的扩张,并且建立了不错的品牌口碑,这也为其争取到一个窗口期或者说是时间差,在这期间需要做的就是完善自己,这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完善自身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一定是放在第一位,在行业进入深水区,只有具备强悍基础设施的公司才有能力打持久战,一家企业要想在一个行业长久扎根,没有强悍的基础设施是不可能的。

那什么是编程教育的基础设施?答案是教师、教师、教师!

核桃编程是“AI人机双师”模式的引领者,但需要注意的是,技术本身并不是什么壁垒,因而这一模式创新本身并不具备稀缺优势,目前在教学过程中加入AI辅助教学的少儿编程玩家也不在少数。产业发展的稀缺性资源还得回归到教师资源上来,通过教师资源的完善,为规模扩张提供人才保障。

从用户心理的角度来看,有了强悍的基础设施教师资源作为支撑,用户在潜移默化中也会对品牌产生一种高品质的认知,改变过去低价可能给个别用户留下的低质印象。

事实也的确如此,目前各个头部少儿编程企业似乎都探索适合自己的老师培养方式,以求老师资源的量产。在这一方面,核桃编程可以一边借鉴竞品的教师资源培养模式,另一边还要结合自身产品特征,因地制宜。

*突破Scratch局限:强化客户生命周期价值

客户生命周期价值(CLV),意思是指用户这辈子能为你创造的价值总和。而CLV建立最大的价值就是极大地强化了用户粘性。

拉新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持续的留存。正如前面我们提到的那样,核桃编程已经在下沉用户群体中收获了一大批天使用户,不应该把目光只盯着6-12岁。在这期间,如果有不少儿童对编程产生极大的兴趣,苦于平台没有接下来续航的内容只得投身其它平台,这样一来,核桃编程似乎有些为他人做嫁衣的味道。

但从用户的角度来看,原来在核桃编程上体验很好,如果能继续学习,消费惯性思维影响下这会是自己的首选。因此,对于核桃编程而言,应该开始着力设计并开发出适合更高龄学生使用的编程教育体系和教材,延长用户生命周期,提升自身平台的天滑板。

除此之外,编程教育火热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与升学考试挂钩,既然与升学考试挂钩,那就意味着应该向年级线看齐,设计以年级为单位的课程线,把低龄编程教育和高龄教育无缝链接。

对于核桃编程而言,要充分利用现在的资本优势、品牌优势、入口的先发优势,与时间赛跑,盯准编程教育的这两大KSF,及早布局,这才未来少儿编程平台发展的长久之道。

科技自媒体刘志刚,订阅号互联网江湖,微信:13124791216,转载保留作者版权信息,违者必究。

相关文章

A5创业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