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破百万之后,国产操作系统如何高质量发展?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2-12-21

近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及:“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要有力统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布局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完善新型举国 体制,发挥好政府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组织作用,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也指出,数据基础制度建设事关国家发展和安全大局。加快构建数据基础制度,充分发挥我国海量数据规模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激活数据要素潜能,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

在数字经济发展背景下,不论是推动科技自主创新,还是激活数据要素价值,都需要国产操作系统这一底层基础软件和安全基石进一步发挥关键作用。

生态建设强调由“量”转“质”

一直以来,在操作系统市场领域国产力量相对薄弱,Windows、和红帽几乎瓜分整个桌面操作系统的份额,虽然随着国产操作系统的安全和性能等关键技术提升和生态建设推进,近年来国产操作系统在行业细分市场中开始迅速崛起。但是,综合来看,国产操作系统生存仍存在窘境。

其中的关键因素在于操作系统的生态是否完善,是否拥有大量的软件开发者和硬件厂商与之相配合,能否给用户带来更丰富、更优质的适配体验。简而言之,决定一款操作系统成功与否不仅是看系统技术,而更在于生态。

与Windows相比,国内操作系统在生态构建上存在较大差距。例如国产桌面操作系统基础软件丰富程度,软件厂商的适配进度以及版本更新速度都是制约国产操作生态发展的因素。

虽然国产操作系统面临着种种难点,但国产操作系统厂商也在不遗余力地推动生态系统建设,试图摆脱Windows+intel独大的局面。国产操作系统必须与国产芯片联合发展,深知这一点,目前,麒麟软件已经实现了同源支持飞腾、龙芯、申威、兆芯、海光、鲲鹏等六款主流国产CPU,并且已经和5600多家厂商建立合作,推动软硬件更好地兼容适配,目前,生态适配产品数量已突破120万大关。

在生态建设强调由“量”到“质”的发展阶段,适配数量仅仅是其中一项指标,易用、好用才是生态高质量发展的核心。

在这一方面,以银河麒麟操作系统V10为例,由于具备丰富的麒麟自研软件和大量常用第三方软件,这款操作系统能够满足用户日常办公和娱乐需求。同时通过推出基于Xwayland的兼容增强方案,麒麟软件还成功解决X11应用获取窗口和屏幕内容异常等问题,加速推动了含有录屏、截图等重要应用的兼容适配。

据不完全统计,包括微信、QQ、腾讯会议、Foxmail、向日葵、ToDesk、织语CCwork、vokscreen、calibre、kazam、钉钉、火焰截图等在内的几十款软件经过了测试,在不做特殊处理的情况下,可以兼容Wayland协议显示框架,极大地减少了众多软件厂商的生态适配成本、提高了产品的生态适配普及性和易用性。

打造 “根力量” 破局关键

国产操作系统要走好生态“进击”之路,必须要牢牢把握生态系统构建的主动权。

一方面,基于过去多年开源发展积累经验,行业早已意识到,缺乏拥有主导权的开源社区,就无法定义和掌控核心项目的走向,也无法保障商业化产品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打造自己的根社区,形成自己定义、自己发展的主动权,逐渐成为了行业共识。

在此背景下,国内“根社区”应运而生。所谓根社区,是指基于 Linux 内核和其他开源组件而构建,不依赖上游发行版的社区。

做为开放原子基金会正式成员,麒麟软件在今年6月底主导发起了桌面操作系统根社区——openKylin,这意味着openKylin从更底层实现操作系统的自主可控。根据该社区网站公布的最新数据:该社区的企业成员单位已经达到140家,社区用户近25万。

另一方面,信息安全风险已成为全球化挑战。开源软件迭代快、安全开发机制欠缺、维护人员不足等现状,导致全球开源安全事件频发。在此背景下开源社区建设受到普遍重视,基于开源模式的产业生态系统渐成气候。

开源的安全性也需受到重视。要降低开源风险,保障开源安全,开源社区必须做好开源安全机制。为此,openKylin推出“可控开源”体系,从代码的来源、设计、使用、创新和发展五个重要环节,围绕代码流通的全链路进行安全管理。在确保开源代码安全的基础上,使用户和开发者能够安全、持续、稳定使用开源社区软件及开源软件涉及的支持性服务。

业内人士认为,伴随着国内开源根社区的发展,以及外部开源专家与用户参与,国内诸多行业正共同打造PC系统生态,对于麒麟软件来说,此举会强化在软件体验与流畅运行方面的能力,并把握软件生态发展的方向,更会加速麒麟软件生态体系建设的进程。

如何通过生态构建实现超越、创新,是国产操作系统需要客观思考的问题。但国产操作一直在努力进行生态构建的路上,相信国产化完全替代在不远将来终会实现!

相关文章

标签:

A5创业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