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无人碾米机「先农氏」获1亿元A轮融资,大米如何实现消费升级?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18-04-27

社区智能无人碾米机「先农氏」已获得1亿元A轮融资,由中顺易资本领投。据悉,本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设备铺设和市场拓展。

「先农氏」成立于2010年,其自主研发的社区智能无人碾米机已迭代到4.0版本,拥有二十多项碾米核心技术专利。据介绍,设备内放有当季新鲜稻谷,消费者在屏幕上选择要碾制的大米品种、保留糠层的程度、购买斤数,通过微信、支付宝或现金支付后,即碾即取。

创始人兼CEO李俊轶告诉36氪,在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曾进行食品安全经济规制理论研究,偶然发现中国精米的流通模式存在几个痛点:

存在安全隐患。市面上流通的精米要经过去杂、碾磨、水洗、抛光、防腐等加工过程,有时为了更好的卖相,工厂还会打蜡、加增白剂,毒大米事件也时有发生;

营养过度流失。精磨后的大米,除去了营养成分最高的胚芽和果皮,留下来的胚乳(精米)主要是碳水化合物;

口感不佳。从工厂到消费者,精米的流通环节多、周期长,食用时已经失去了一定的新鲜度;

无法定制。不同的人对大米的需求不同,有的人追求口感,有的人追求营养,但现在都是大流水生产线,消费者没有个性化选择的空间。

参考饮食习惯相近的日本市场,30年前人均GDP达到1万美金时,人们也开始关注大米如何从“吃饱”向“吃好”升级,现在日本社区里自助精米屋已经很常见。而今天,中国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健康越来越重视,大米作为最重要的粮食,消费升级是必然趋势。

对此,「先农氏」率先建立了“现碾米”品类的流通模式,把加工环节前置到消费场景中,现场碾米、过程可视,解决消费者的信任问题。因为减少了流通环节,“现碾米”能保留营养成分更高的胚芽部分,同时保证大米的新鲜口感。

2011年,「先农氏」推出1.0模式的碾米机,需要有人现场操作,主要应用于商超场景。这个版本同样存在几个问题:占用现金流、人力成本高、存在货损、无法实现客户积累等。

于是,2014年公司开始转型无人设备。李俊轶介绍,2015年公司研发出全球首台智能无人碾米机,并成为“全国首届双创活动周”的代表项目,现场向李克强总理、李源潮副主席等国家领导人汇报。

“自助设备不仅解决了1.0模式的问题,而且集前置加工厂 、前置仓 、营销工具、广告媒体(有屏幕)等多重属性,在运营上有天然的优势。”此外,近年来线下涌现出了各式自助设备,市场已经在相当程度上被教育,支付、软硬件交互等条件也比较成熟。

去年在小范围运营测试之后,「先农氏」已经完成了模式验证,接下来将进行规模化铺设,场景包括社区、商超、便利店、粮油店等。近日,公司推出了“智能无人碾米机城市合伙人计划”,将在供应链、技术、选址、运营、品牌、渠道等方面给予合伙人支持。预计到2018年年底,「先农氏」会在北上广深投放1000台设备。

「先农氏」无人碾米机

在供应链端,「先农氏」与广东省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广东省粮食行业协会在黑龙江共建了100万亩优质水稻基地。“我们很重视大米的品质保障,公司的愿景是成为中国大米全产业链第一品牌。”

目前同样在做无人碾米设备的,还有共享鲜米机、36氪报道过的稻甜宝宝等。

李俊轶表示,「先农氏」并非跟风进入无人设备领域,也不是用设备来切社区场景。「先农氏」的出发点是解决大米的食品安全问题和消费升级需求,公司创立至今,一直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寻求解决办法,无人设备只是现阶段落地的方案之一。

“对于智能硬件来说,没有两三年的沉淀很难保证稳定性。今年「先农氏」量产之后,也会具有成本和先发优势。”

而本轮融资后,中顺易资本将借助其股东在资金、物流、渠道等方面的优势,为「先农氏」导入行业资源;此外,「先农氏」已经与彩生活、长城物业达成战略合作,方便公司覆盖社区场景。

团队方面,目前共有一百多人。创始人兼CEO李俊轶是北京大学博士,为连续创业者,拥有丰富的战略规划、企业运营、市场拓展经验;首席战略官周峰,清华大学本科、耶鲁大学工商管理硕士,为原拉手网总裁,有多年投融资和新零售业务运营经验;CTO闵海波为清华大学计算机博士,拥有丰富的智能硬件、社区新零售项目构架设计及系统集成的经验。

项目推荐

A5创业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