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加盟”摇身一变“共享经济”?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18-07-30

在互联网还没有那么火爆的时候,连锁加盟曾是企业最好的融资工具,也是最快的市场扩张手段。对于个体创业者、投资者而言,依靠连锁品牌的快速扩张而造成的品牌效应,加盟后便可以获得更快和更大的收入和利润。

然而,随着互联网的盛行,传统的连锁加盟似乎逐渐在萎靡。多数优质的连锁品牌也学会利用资本杠杆来实现自营,速度一点不比加盟来的慢,而且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率。而那些到处发小广告,只为圈钱,不顾加盟商死活的劣质连锁项目,随着市场趋于成熟,也渐渐淘汰灭亡。

直营的直营,淘汰的淘汰,莫非,传统连锁加盟模式已死?

其实不然,它只是用互联网+的方式,换了一身行头和名字,以“共享经济”的形式,重新出现在人们视野中。从本质上讲,UBER、Airbnb、滴滴出行、饿了么等都属于“连锁加盟”,不同之处在于:

1、不需要统一的VI,但要入驻统一的平台;

2、免去高昂加盟费,但须向平台方支付一定比例的抽成(初期无抽成,有补贴);

3、平台统一派单,无须自营获客,但需要在产品、服务等体验上,下更多功夫;

4、不需要办理复杂的加盟手续,但需要严格遵守平台规则和制度;

5、不需要装修的高大上的店铺,一部车、一间房、一盒饭,甚至一个人...就行;

......

从种种迹象看来,“共享经济”实际就是以“互联网+”形式存在的“连锁加盟”,比原来更加透明、高效、简单。那么作为传统的零售行业,如何利用这样的模式来实现快速市场扩张呢?总结起来,需要做以下几点转变:

第一,身份角色转变

很多成功的传统零售业自认为经验老道,资源丰富,以为互联网+只是做个网站、开个网店那么简单,人才、资源还是用原来的。结果就是不得其法,不入其门。

常读我文章的人都知道我是卖眼镜的,而且是用验光车上门的O2O模式卖眼镜。在起初的时候,就有很多同行里的传统巨头和外行资本跟进我们的模式,其中不乏百年企业、上市公司以及国际知名VC。无论业内,还是业外,统统认为我们这个模式太过简单,没有门槛可言,只要有验光车就行。结果是经过两年洗礼,巨头大量采购的验光车已经生锈,业务也已经完全停滞。为什么?因为基因出了问题!

任何成功的商业模式最终看来都是超级简单,而且貌似没有门槛。比如淘宝看起来就是个网站平台而已,比如Uber、滴滴就是一个手机APP而已,但是实际上呢?无论从人力、财力以及物力的配置上,与传统行业都是完全不一样的,这就是我说的基因问题。让马云去做王健林的活儿,基本死翘翘!同样,让李嘉诚做马化腾的事儿,也活不了。

那么传统的连锁加盟模式如何才能升级成“共享经济模式”呢?我认为首先就是要角色转变。从一个传统模式的运营者转变成一个新兴模式的投资者。

给你10个亿,把一头牛改造成大象,不可能!但是,如果给你1000万,找人培育10只小象,未来成功长成大象的成功几率是不是更高呢?什么样的基因长成什么样的物种。所以只有角色发生转变,才会从根源上增加成功的几率。

第二,盈利模式转变

传统连锁加盟的盈利模式,是靠加盟费、卖货产生的利润,来满足企业运转。但是互联网+的共享经济模式,想要靠这样的方式来实现盈利,却会非常遥远。

“羊毛出在猪身上”的互联网理论相信大家都已经熟识。比如腾讯QQ、微信以及360杀毒软件本身是免费的,他们如何实现盈利呢?一靠付费的增值服务,二靠流量分发,这已经是众所周知的答案。再比如,滴滴出行、UBER等都靠补贴司机、用户来实现订单增长,又如何盈利呢?APP流量分发获取广告费,这是已经在做的事情。专车服务也是看得见的盈利点。一键叫个XXX又是未来的盈利想象力......总之,互联网+形式下的共享经济不大会是像传统连锁加盟那样靠卖货来赚钱,虽然卖货的确能赚钱。

有人曾问我,眼镜是暴利,你们验光车上门配眼镜模式在未来会不会像其它互联网企业一样,配眼镜实现免费?我的答案是完全可能的!

当我们全国有10万辆验光车的时候,每辆车每年收15万元的车体广告费,可以吗?按照一副眼镜成本100元计算,那么理论上讲,每辆验光车一年起码可以免费1500副眼镜。平均到365天,相当于每天4副。要知道这个量已经比传统眼镜店平均每天2、3副多了。而在在这1500个客户里,如果有1%的人选择升级镜架、镜片品种,那不是又多出来利润了吗?除此外,1500副×10万辆车=1.5亿副,也就是说我们还没算这每年1.5亿的精准流量的变现能力哦!再说回来,以我们几年的实际运作经验,一辆验光车通过流动和固定场地相结合的高效运营模式,每天的峰值可以达到60副以上......这难道不是盈利想象力?

所以说,当商业模式发生改变,盈利模式要跟着发生改变。如果用老思路去思考新问题,那势必会走入死胡同,最后再好的商业模式也是死。

第三,获客方式转变

传统零售的获客方式是通过做广告获取品牌知名度,门店自然人流获取新客户。知名度越大,门店自然人流的转化率就越高。而互联网+下的共享经济模式则依赖于“粉丝经济”直接获客。

所谓粉丝经济,就是:

第一步,先用爆点内容吸引关注;

第二步,再通过爆点内容的持续发酵,将首批关注度沉淀为粉丝;

第三步,再将粉丝转变成付费用户。

周而复始,就像滚雪球一样,粉丝沉淀越多,客户就越多。

比如UBER、滴滴、饿了么,未曾见过他们做过大量广告,但是用户却像火山爆发一样疯狂倍增。为什么?我们可以看下自己的朋友圈以及各种新闻内容客户端,是否总是聚集大量关于他们的信息?自我标榜也好、撕B大战也罢、红包补贴也好、秒杀疯抢也罢,都是在无所不用其极的提高自身品牌的关注度,继而将关注度沉淀到自己的APP平台上,接着对沉淀下来的粉丝“痛下杀手”。

相关文章

A5创业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