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来了,分析师们还能笑傲江湖吗?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19-03-18

从Alapha Go的出现开始,分析师们意识到,最大的对手居然已不是人类,而是机器人。曾经自诩为精英的分析师们渐渐地意识到,在产业新旧更替的边缘,自己的工作模式也面临全新的挑战。例如通联数据研发的智能投研已经成为分析师的机器人助理。

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 发布了一份报告称,人工智能浪潮席卷下,许多工作岗位即将消失。报告预测的未来,使人坐立难安。

2008年起,智能投顾出现在美国。Betterment呱呱坠地之后,一批又一批的高科技系统步入华尔街,比如高盛投资的Kensho、Antuit和瑞信投资的Dataminr,这些机器人的存在,能够帮助分析师挖掘数据、分析情报并辅助决策。人们突然发现,机器人已经入侵”高精尖“的金融领域,传统的分析师也需要改变。

分析师们惊异地发现,在被大量历史数据“训练”之后,机器人的表现并不输给人类。机器人可以轻松自如地处理结构化的数据,包括数据的提取与整合,报表的自动化解读和可视化呈现等。机器人的准确度和速度,赶超了无数个熬夜工作的小助理们。

有了机器人做助理,投资人不再需要阅读厚厚的财报。财务数据可以采用可视化图表的方式,清晰地展现在人的面前。数据的异动也直接在投资模型里更新和计算。投资菜鸟甚至不再需要理财顾问,机器人不仅可以帮助他梳理研报,还可以基于大数据推测行情的趋势,根据风险偏好,快速地给出资产配置建议。

比如,通联数据出品的“萝卜投研”,已经实现机器人自动读研报,自动读财报;捕捉关键数据异动,并且将数据可视化。键入上市公司名称,一键生成一张活灵活现的图片,让投资者对公司财报一目了然。

智能投研还可以支持投研的其他流程。比如提供同行业上市公司的各类指标对比,财务分析,大盘预测,投研框架,关系图谱等,并支持按照财务指标、行情指标、事件等不同策略条件进行选股。

但是,机器人闯入投资江湖,这是否就等同于,分析师真的失业了?并非如此。

金融是高度抽象的交易市场,它的背后是形形色色的人。数据是对过去世界的经验性总结,构建出抽象模型,而人类的演化之快,是过去的世界所无法想象的——就如竹刻石雕年代的人,无法理解折叠电子屏、5G即将带来的商机;面对未来的世界,行业的分分合合,商业模式怎样更新迭代,投资人需要小说家一样的人性洞察,史学家一样的厚重,战略家一样的雄心。

美国投资家查理·芒格说,投资成功不是频繁交易,而是好的决策和耐心。对未来的投资人来说,最珍贵的素质,是人的创造力。在资本市场,创造力并不是天马行空的想象,它依赖于深层洞察和逻辑推演。未来,机器人和分析师,将是一对工作伙伴,不知疲倦的机器人完成了重复性的工作之后,分析师就会从繁琐的劳役中解放出来。

机器人处理海量数据,根据相关变量建立投资模型,成为分析师的得力助手。分析师则能在此基础上,做更深一层的思考。在未来,分析师和机器人,他们不是非此即彼的竞争对手,他们彼此成就,成为搭档。人机结合,或许就是未来投资领域的新趋势。

相关文章

A5创业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