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的理性 鸿蒙的节奏

来源:A5用户投稿 时间:2019-08-12

8月9日,“鸿蒙”初开,惊艳了全网。

在HDC.2019华为开发者大会上,余承东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打造面向未来的OS?未来是一个多屏的时代,屏将无处不在,场景的多元化让屏变得大小不一,不同的场景又有不同的标准,这让开发者和创业者头痛不已,硬件碎片化出现了。这些问题都是未来的OS要解决的。

未来的OS长什么样,没有一个标准答案,鸿蒙OS是先行者,是全球第一个基于微内核的全场景分布式OS。 谷歌正在开发的Fuchsia也是微内核,但不是分布式的。苹果目前主要采用的是宏内核,但也在朝着微内核发展。微内核是技术的大势所趋,简单理解就是更快更安全。

首款应用鸿蒙OS的产品是华为智慧屏,在8月10日亮相。华为智慧屏给自己的定位是“下一代电视”,它不仅仅是一台电视,而是一个新家庭中心。在华为的生态体系下,未来的智慧生活有两个中心:一个是手机,另一个就是智慧屏。 前者连接个体,后者连接家庭。

鸿蒙OS首先应用在智慧屏上,让我们看到了华为对智慧屏的重视,也让我们看到了华为的理性与鸿蒙的节奏,这是一种克制。

根据华为官方的说法,鸿蒙OS暂时不会应用到手机上,而是先应用在车机、PC、智慧屏等其它硬件上。手机随时可用,但暂时不用。

优先支持谷歌的安卓,是出于理性的思考,因为目前安卓的应用生态更加丰富和成熟。但是如果市场需要,用华为的方舟编译器和华为生态去连接,安卓生态的应用迁移至鸿蒙OS“可能一两天就搞完了”。 支持谷歌的同时先落地智慧屏等其它硬件,是在应用生态上的提前布局。

跨终端

鸿蒙OS率先落地智慧屏让我们看到,这是一款跨终端的操作系统,开发之初就是为多场景应用准备的,目的是“打破设备之间的墙,实现生态共享”,所以在开发过程中“如何降底应用迁移的开发工作量”是优先要考虑的事情。这一思考几乎成为了华为生态发展的主旋律。

十年前移动互联网爆发,智能手机、平板、可穿戴设备等迅速流行,于是一个问题出来了:“我们是不是要为每一种硬件开发OS呢?” 这只会加剧硬件碎片化和生态的封闭,开发工作量大,创业成本高,生态协同变得越来越复杂,严重阻碍了IoT乃至AIoT的发展。

余承东表示:“Android 手机至少需要3GBRAM 以上才能跑得顺畅,成本很高、效率很低。很多IoT设备内存非常小,这样怎么运行?”

未来的OS要能实现跨终端互联,还要能兼容不同硬件,不管硬件能力是强还是弱,都可以使用同一套OS。 鸿蒙OS的分布式架构便是为此而生,通过最底层的内核层、上面的基础服务层、程序框架等支撑不同设备,实现模块化解耦,对应不同设备进行弹性部署。

分布式架构首次被用于终端OS,通过无缝式协同、分布式软总线将硬件能力虚拟化、资源化,实现同一个帐户下硬件能力的跨终端调用、共享互联。 比如“我们手表上没有摄像头,我们可以用手机的摄像头。我们觉得PC的摄像头不好,可以调用手机的”。

同样的技术也被应用在了EMUI10上。本次华为开发者大会正式推出了基于安卓系统的EMUI10,三大分布式技术(硬件能力互助共享、一次开发多端部署、分布式安全)、方舟编译器等技术一个不少,多彩灭屏显示、再进化杂志锁屏、莫兰迪风格等送上全新的视觉享受。

为了推动IoT生态发展,鸿蒙OS选择了面向全球开发者开源,“使全球开发者可以快速接入HMS生态,实现生态共享”。

有了自研操作系统鸿蒙OS的华为在HILink的基础上又进了一步。 华为去年推动成立的HILink标准,获得国内外知名品牌的广泛支持。近一年HILink生态可谓发展迅速,已获得260个品牌、1.4亿+IoT设备支持。在华为等品牌的推动下,IoT生态正在加速发展融合。

分布式

面向未来的OS要成功,往往需要一个巨大的浪潮,PC的浪潮下诞生了Windows和MacOS,移动互联网的浪潮下诞生了安卓和iOS。鸿蒙抓住的浪潮是IoT和AIoT,痛点和机会都是多终端的互动融合,分布式的结构必然成为主流。除了结构,系统的运行方式也在分布式化。

鸿蒙OS和传统的操作系统相比,最大的特点是跨终端,再往深一层次去看是以微内核和分布式结构为基础,比谷歌还要抢先一步。

微内核是对应“宏内核”的一个概念。宏内核又叫单内核,简单点说就是把所有要运行的东西都放到内核里,比如线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等。优点是处理效率高,缺点是容易导致内核崩溃。因为内核压力太大,系统稳定性于是就很差,微内核的技术构想于是应运而生。

微内核的设计思路是简化内核功能,通过模块化的设计分担内核的运行压力,实现模块化解耦。微内核的一个显著优点就是安全性更高,余承东表示,“微内核天然没有ROOT”,ROOT就像一把可以打开所有门的钥匙,微内核没有这把可以打开所有门的钥匙。

当然,微内核也有自己的缺点,即系统性能不足,华为通过使用确定时延引擎和高性能IPC两大技术解决了这个问题,保证系统的流畅。

微内核的设计是分布式的,鸿蒙OS往前又进一步,通过前文所述的“分布式软总线”实现了“同一个帐户下硬件能力的跨终端调用”。 分布式软总线简化了中间协议,大大降底应用开发成本的同时“让传输更加高效、更加简洁、更加快捷”,这是传统OS所没有的。

分布式架构让开发者更加聚焦自身的业务逻辑,“像开发同一终端一样开发跨终端分布式应用”,最终让消费者在各场景中享受无缝体验。

全场景

从鸿蒙OS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种长期主义,华为对操作系统的探索其实早在十年前,早在鸿蒙立项之前就已经开始,这个探索最终落地成为我们在鸿蒙OS和EMUI10上都可以看到的方舟编译器。方舟编译器的立项几乎和华为5G基础技术研究同时启动,时间是2019年。

方舟编译器表面看是提升了手机的性能,手机流畅度可提升24%,系统响应性能可提升44%。但方舟编译器真正的价值远不止于此。华为开发者大会前夕, 余承东转发了《华为新贵!方舟编译器的荣光和使命》一文,知名数码博主@菊厂搞机在文中总结了方舟编译器的四大优势。

第一个优势是让手机告别虚拟机,它带来了可以媲美甚至是超越iOS的安卓体验。第二个优势是解决了混合语言调用带来的JNI开销,无论是哪种语言的程序员都可以开发鸿蒙APP。第三个优势是代码优化,相当于给代码装上发动机。第四个是解决了手机间歇性卡顿的问题。

过去,做一个操作系统最难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开发门槛,一个是应用生态。IoT时代又多了一个,即跨终端互联互动。华为用了十年的时间解决了第一个问题,又用了几年时间解决了跨终端互联互动的问题,剩下应用生态的问题则是1+8+N要解决的问题。

今年3月份的时候,华为对外公布了全场景智慧化战略,落地成为1+8+N战略。1即是手机,8是指平板、PC、车机、电视、音箱、耳机、手表和眼镜,N是指不同场景下的其它IoT设备,最终共建成为一个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基于微内核的全场景分布式OS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这个OS不一定非得或只是鸿蒙,正如眼下我们看到的那样,谷歌的安卓依然是优先支持的,但如果需要,鸿蒙将无缝补位,挑起大梁。

从方舟编泽器、芯片、HILink到鸿蒙OS等,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华为的理性与节奏。鸿蒙率先落地智慧屏,支持“8”和“N”,是基于理性的思考,是在为未来做准备。不高看眼前不低估未来,从终局看眼前为未来储备需要的技术和生态,这便是华为的“备胎”思维。

相关文章

A5创业网 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